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422 | 回复数:0
1、丝瓜烂花的防治 丝瓜在销售时,花的好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但丝瓜烂花也是目前发生较多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丝瓜烂花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干烂花 症状:花瓣的边缘出现干枯,为干烂(区别于水烂花),整个花瓣都不新鲜。病情分析:这可能是蔓枯病在花上的表现症状。在弱光的情况下发生较重,尤其是连阴天过后出现较多。 解决办法:可喷洒甲基托布津或大生(代森锰锌)或施保功(咪鲜胺锰盐)等药剂以减轻病害发生。 2、水烂花 症状:从花瓣的边缘开始出现水烂状,严重时花瓣出现滴水的症状,有时有臭味,有时没有但有白色的霉菌。病情分析:有臭味但不长毛的情况可能是细菌性软腐病,长白霉的可能是花腐病或绵疫病,这两种情况均为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发生较重。 解决办法:细菌性软腐病可叶面喷洒链霉素、新植霉素,也可以喷洒铜制剂如可杀得或冠菌清等药剂。花腐病及绵疫病可用克露(霜脲·锰锌)、科佳(氰霜唑)、安克(烯酰吗啉)、雷多米尔(甲霜灵)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洒,或在蘸花药中加入部分药剂。 3、花柱头腐烂 症状:花的柱头出现黑色腐烂,伴随着花的腐烂。病情分析:这可能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硼、钙等元素引起的病害,同时也与根系吸收差或水分供应不协调有关。 解决办法:可叶面喷施含有硼、钙等元素的叶面肥,如绿芬威3号或2号、盖中钙、硝酸钙等,也可冲施部分钙肥如挪威硝酸钙,同时一定要注意养根,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可以增施腐殖酸、微生物肥料,也可以冲施快吸收,或用甲基托布津、恶霉灵、乙膦铝·锰锌等药剂任选一种后加入生根剂灌根,每株灌半斤左右。 2、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技术 丝瓜色泽青绿,味道鲜美,爽口不腻,营养丰富,是城乡居民喜爱的夏秋季节消暑佳蔬。 现将浙江省湖州市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技术整理汇总,以飨广大菜农。 1、 技术优势和特点 1.1 播种时间早,采摘时间长,产量高,效益好 根据3 年观察记载,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2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采摘第1批丝瓜,一直到11月中旬结束,全程可采摘10~11批瓜,每667 m2丝瓜产量12500 kg以上,产值约2.5万元,收益约2.0万元。 1.2 根据不同季节,用好大棚设施 3月上旬定植时正值低温季节,用大棚加小拱棚两层塑料膜覆盖保温促缓苗。进入夏秋高温多雷阵雨季节,保留顶膜,拆除四周裙膜,实行避雨栽培,四周通风降温降湿,控制病害发生。晚秋低温来临,重新围好四周裙膜,实行保温栽培,延长采摘期。 1.3 及时调整株型,同步灌水施肥 大棚丝瓜在整个生产期间要及时调整株型,同步灌水施肥。根据栽培记载,日平均气温达到18℃后,丝瓜茎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为了控制茎蔓生长,应人工整枝和落蔓。 同时要充分利用丝瓜主侧蔓都能结瓜和需肥水量大的特性,每采1批瓜后,就要换1次头、整1次枝、落1次蔓、灌1次水、施1次肥。 2 、产量构成 2.1 种植密度 每667 m2标准大棚种植丝瓜2000~2200株。 2.2 采摘批数 5月上旬开始采摘第1批丝瓜,到11月中旬采摘结束,全生育期共采摘10~11批。 2.3 平均单瓜质量和每批产量 平均每批每株坐瓜、留瓜2条左右,早春第1~2批和晚秋第9~11批,平均单瓜质量约300 g,每667 m2每批采摘丝瓜约1200 kg;晚春至早秋的第3~8批,平均单瓜质量约350 g,每667 m2每批采摘约1400 kg。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根据消费市场选择适宜丝瓜品种,湖州市一般都选择普通丝瓜品种绿王子或三比2号。绿王子瓜长50 cm左右,三比2号瓜长30~40 cm。若瓜条太长,容易碰到畦面,影响品质。每667 m2大棚准备种子2500粒左右。 3.2 浸种催芽 丝瓜种皮厚,冬季需浸种10~12 h。浸种后放入催芽箱催芽,温度控制在30~32℃。催芽24~30 h后,人工挑选已露白种子,放在20℃左右的室温下保湿保存。对未露白种子继续催芽,待种子全部露白后一起播种。 3.3 两棚配套,保温育苗 早春季节气温、地温低,需在钢管大棚内用电热线加温育苗,大棚内还需套中棚或小拱棚。苗床宽1.2 m,长10.0 m,置放1条1000 W电热线。用10 cm×10 cm规格的塑料营养钵育苗,每钵播1粒已露白种子。保持苗床温度25~30℃,36~48 h子叶就能顺利出土,此时要加强检查,及时摘去“带帽”的种壳。 待秧苗子叶完全展开后,降低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2~25℃,夜间保持15℃左右。定植前3天,进一步降低苗床温度炼苗,为定植做准备。 3.4 耕地作畦、基肥施用 定植前15~20天大棚土壤深翻20 cm,基本整平后,开沟集中深施充分腐熟的畜禽肥作基肥,每667 m2用量3000~3500 kg,配施尿素10 kg。8 m宽钢管大棚作4畦,畦面宽1.0 m,底部宽1.2 m,沟底宽50 cm,畦高30 cm。 为方便农事操作,边缘两畦离大棚棚边应加宽到85 cm左右。每畦中间放置1条滴灌带。为控制草害,定植畦作好后,畦面覆盖黑色地膜。然后密封大棚膜闷棚,提高土温,等待定植。 3.5 定植方式 3月上旬定植,每畦种2行,交错行种植,每行离畦边10 cm,自然形成同一畦内行距80 cm,相邻两畦行距90 cm的宽窄行种植,株距35 cm,每667 m2大棚种植2000~2200株。 3.6 搭架和吊蔓 待瓜蔓长到30 cm高时,拆除小拱棚,用竹竿作立柱,间距4 m。用10号铁丝作水平拉线,每畦纵向拉2条铁丝,搭成离畦面1.6 m高的平架。用塑料绳作吊线,及时引蔓吊蔓。 3.7 采摘期田间管理 ①人工授粉。早春季节气温低,大棚内授粉昆虫少,活动能力弱,在第1~2批瓜开花结瓜的时候,要求在7:00~9:00人工辅助授粉,保证结瓜均匀、产量高。 ②换头。第1批瓜主蔓结瓜,当主蔓长到1.6 m高与水平铁丝拉线持平时,摘去主蔓顶端生长点,进行换头,控制主蔓生长过快。 ③整枝。每次换头后,在顶端保留1条生长健壮的侧蔓,让其生长成结果蔓,其余侧蔓都要及早摘去,同时摘除卷须和多余的雄花,以减少养分消耗。 ④落蔓。每批瓜采摘完毕后,及时落蔓,落蔓时只摘除失去生长功能的枯黄叶或病叶,保留具有生长功能的全部叶片,茎蔓一律按顺时针方向盘绕在畦面上。 3.8 灌水和追肥 3.9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和病毒病。前期主要是灰霉病,可选用40%施佳乐(甲基嘧菌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中后期主要是病毒病,可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害虫主要有瓜绢螟、黄守瓜、黑守瓜、蚜虫和烟粉虱。瓜绢螟可选用24%美满(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15%安打(茚虫威)悬浮剂35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黄守瓜和黑守瓜可选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烟粉虱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夏秋高温期尤其要重视在大棚内悬挂黄色板诱杀蚜虫和烟粉虱,控制病毒病发生。 3.10 及时采收 从开花授粉到嫩瓜采收,早春和晚秋为15天左右,夏秋高温7~10天,嫩瓜要及时采摘,以保证商品质量和食用品质,同时有利于提高产量。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