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烂花是何因?高效种植秘诀是?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422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6-4-21 16: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丝瓜烂花的防治
丝瓜在销售时,花的好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但丝瓜烂花也是目前发生较多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丝瓜烂花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干烂花
症状:花瓣的边缘出现干枯,为干烂(区别于水烂花),整个花瓣都不新鲜。病情分析:这可能是蔓枯病在花上的表现症状。在弱光的情况下发生较重,尤其是连阴天过后出现较多。
解决办法:可喷洒甲基托布津或大生(代森锰锌)或施保功(咪鲜胺锰盐)等药剂以减轻病害发生。
2、水烂花
症状:从花瓣的边缘开始出现水烂状,严重时花瓣出现滴水的症状,有时有臭味,有时没有但有白色的霉菌。病情分析:有臭味但不长毛的情况可能是细菌性软腐病,长白霉的可能是花腐病或绵疫病,这两种情况均为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发生较重。
解决办法:细菌性软腐病可叶面喷洒链霉素、新植霉素,也可以喷洒铜制剂如可杀得或冠菌清等药剂。花腐病及绵疫病可用克露(霜脲·锰锌)、科佳(氰霜唑)、安克(烯酰吗啉)、雷多米尔(甲霜灵)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洒,或在蘸花药中加入部分药剂。
3、花柱头腐烂
症状:花的柱头出现黑色腐烂,伴随着花的腐烂。病情分析:这可能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硼、钙等元素引起的病害,同时也与根系吸收差或水分供应不协调有关。
解决办法:可叶面喷施含有硼、钙等元素的叶面肥,如绿芬威3号或2号、盖中钙、硝酸钙等,也可冲施部分钙肥如挪威硝酸钙,同时一定要注意养根,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可以增施腐殖酸、微生物肥料,也可以冲施快吸收,或用甲基托布津、恶霉灵、乙膦铝·锰锌等药剂任选一种后加入生根剂灌根,每株灌半斤左右。
2、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技术
丝瓜色泽青绿,味道鲜美,爽口不腻,营养丰富,是城乡居民喜爱的夏秋季节消暑佳蔬。
现将浙江省湖州市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技术整理汇总,以飨广大菜农。
1、 技术优势和特点
1.1 播种时间早,采摘时间长,产量高,效益好
根据3 年观察记载,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2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采摘第1批丝瓜,一直到11月中旬结束,全程可采摘1011批瓜,每667 m2丝瓜产量12500 kg以上,产值约2.5万元,收益约2.0万元。
1.2 根据不同季节,用好大棚设施
3月上旬定植时正值低温季节,用大棚加小拱棚两层塑料膜覆盖保温促缓苗。进入夏秋高温多雷阵雨季节,保留顶膜,拆除四周裙膜,实行避雨栽培,四周通风降温降湿,控制病害发生。晚秋低温来临,重新围好四周裙膜,实行保温栽培,延长采摘期。
1.3 及时调整株型,同步灌水施肥
大棚丝瓜在整个生产期间要及时调整株型,同步灌水施肥。根据栽培记载,日平均气温达到18℃后,丝瓜茎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为了控制茎蔓生长,应人工整枝和落蔓。
同时要充分利用丝瓜主侧蔓都能结瓜和需肥水量大的特性,每采1批瓜后,就要换1次头、整1次枝、落1次蔓、灌1次水、施1次肥。
2 、产量构成
2.1 种植密度
667 m2标准大棚种植丝瓜20002200株。
2.2 采摘批数
5月上旬开始采摘第1批丝瓜,到11月中旬采摘结束,全生育期共采摘1011批。
2.3 平均单瓜质量和每批产量
平均每批每株坐瓜、留瓜2条左右,早春第12批和晚秋第911批,平均单瓜质量约300 g,每667 m2每批采摘丝瓜约1200 kg;晚春至早秋的第38批,平均单瓜质量约350 g,每667 m2每批采摘约1400 kg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根据消费市场选择适宜丝瓜品种,湖州市一般都选择普通丝瓜品种绿王子或三比2号。绿王子瓜长50 cm左右,三比2号瓜长3040 cm。若瓜条太长,容易碰到畦面,影响品质。每667 m2大棚准备种子2500粒左右。
3.2 浸种催芽
丝瓜种皮厚,冬季需浸种1012 h。浸种后放入催芽箱催芽,温度控制在3032℃。催芽2430 h后,人工挑选已露白种子,放在20℃左右的室温下保湿保存。对未露白种子继续催芽,待种子全部露白后一起播种。
3.3 两棚配套,保温育苗
早春季节气温、地温低,需在钢管大棚内用电热线加温育苗,大棚内还需套中棚或小拱棚。苗床宽1.2 m,长10.0 m,置放11000 W电热线。用10 cm×10 cm规格的塑料营养钵育苗,每钵播1粒已露白种子。保持苗床温度2530℃,3648 h子叶就能顺利出土,此时要加强检查,及时摘去“带帽”的种壳。
待秧苗子叶完全展开后,降低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225℃,夜间保持15℃左右。定植前3天,进一步降低苗床温度炼苗,为定植做准备。
3.4 耕地作畦、基肥施用
定植前1520天大棚土壤深翻20 cm,基本整平后,开沟集中深施充分腐熟的畜禽肥作基肥,每667 m2用量30003500 kg,配施尿素10 kg8 m宽钢管大棚作4畦,畦面宽1.0 m,底部宽1.2 m,沟底宽50 cm,畦高30 cm
为方便农事操作,边缘两畦离大棚棚边应加宽到85 cm左右。每畦中间放置1条滴灌带。为控制草害,定植畦作好后,畦面覆盖黑色地膜。然后密封大棚膜闷棚,提高土温,等待定植。
3.5 定植方式
3月上旬定植,每畦种2行,交错行种植,每行离畦边10 cm,自然形成同一畦内行距80 cm,相邻两畦行距90 cm的宽窄行种植,株距35 cm,每667 m2大棚种植20002200株。
3.6 搭架和吊蔓
待瓜蔓长到30 cm高时,拆除小拱棚,用竹竿作立柱,间距4 m。用10号铁丝作水平拉线,每畦纵向拉2条铁丝,搭成离畦面1.6 m高的平架。用塑料绳作吊线,及时引蔓吊蔓。
3.7 采摘期田间管理
①人工授粉。早春季节气温低,大棚内授粉昆虫少,活动能力弱,在第12批瓜开花结瓜的时候,要求在700~900人工辅助授粉,保证结瓜均匀、产量高。
②换头。第1批瓜主蔓结瓜,当主蔓长到1.6 m高与水平铁丝拉线持平时,摘去主蔓顶端生长点,进行换头,控制主蔓生长过快。
③整枝。每次换头后,在顶端保留1条生长健壮的侧蔓,让其生长成结果蔓,其余侧蔓都要及早摘去,同时摘除卷须和多余的雄花,以减少养分消耗。
④落蔓。每批瓜采摘完毕后,及时落蔓,落蔓时只摘除失去生长功能的枯黄叶或病叶,保留具有生长功能的全部叶片,茎蔓一律按顺时针方向盘绕在畦面上。
3.8 灌水和追肥
丝瓜属最耐潮湿的蔬菜作物之一,在生长期间,每采收1批瓜,就要追1次肥、灌1次水。一般施肥和灌水同步进行,每667 m2每次随滴灌施高浓度水溶性三元复合肥35 kg
3.9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和病毒病。前期主要是灰霉病,可选用40%施佳乐(甲基嘧菌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中后期主要是病毒病,可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害虫主要有瓜绢螟、黄守瓜、黑守瓜、蚜虫和烟粉虱。瓜绢螟可选用24%美满(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15%安打(茚虫威)悬浮剂35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黄守瓜和黑守瓜可选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烟粉虱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夏秋高温期尤其要重视在大棚内悬挂黄色板诱杀蚜虫和烟粉虱,控制病毒病发生。
3.10 及时采收
从开花授粉到嫩瓜采收,早春和晚秋为15天左右,夏秋高温710天,嫩瓜要及时采摘,以保证商品质量和食用品质,同时有利于提高产量。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