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结构改革迫在眉睫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562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6-4-24 10: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农药企业小、散、乱、差,生产落后,污染严重,这种状态已经多年未改,也可称世界第一。我们曾经问一个农药大省的主管领导:“你们省究竟有多少家农药厂?”因为我们是朋友,他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我还真说不出一个确切数字来,因为太乱了!”我们相信他的话是真的。这种问题若不弄清楚,不进行认真的结构整顿,要高质量达到“零增长”岂不是一句空话?4年前,有关领导部门也曾经明确说到“十二?五”期间,要将现有的企业作如何如何的整顿,现在到收官时间,结果如何呢?如果认真检查一下,大体上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江山依旧,进展不大。截止到2014年底,国内登记的农药生产企业就有2141家,分布在全国各地,年收入超过10亿人民币的有30家。可是与国际上6家着名跨国公司年销售额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2014年底,先正达113.8亿美元,拜耳102.5亿美元,巴斯夫72.4亿美元,陶氏益农56.9亿美元,孟山都51.2亿美元,杜邦37.0亿美元。而我国2000多家企业的主营收入3008.41亿元人民币,实现利润225.92亿元人民币。认真算一算,2000家企业与6家跨国公司的比较值是不是太能说明问题了?

这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建议在“十三五”计划中认真考虑出一个目标,一定要像史上最严“环保法”一样,拿出改革、整顿的方案。这种小、散、乱、差的现象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不妨趁此机会,我们也建议一个目标:把2000多家企业优化产生百家企业,在这百家企业中再优化产生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5~10家企业,其中再产生1~2家年销售额在10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企业调整的方向还是很多的,中国市场很大,可以向农药的使用技术、器械的改进等服务方向改变,前途还是很光明的,未来大有可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其实也不尽然,大的方面讲,河北等地的小冶金、小水泥、小玻璃厂,不是几个月都给调整了吗?上海的纱厂,不是在20年前就被整顿下去了吗?农药行业本身也有两个印象深刻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初,在万里同志主持的国务院讨论会上,决定全国数以百计的有机氯农药生产厂全部关门,当时那种惨状至今还记忆犹新,因为当时我们就在有机氯农药生产厂工作。经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不也都挺过来了,而且生产、生活得更好。有机氯农药不“光荣退休”,何来新型高效农药生产的发展。再者,前10年,停止以甲胺磷为代表的有机磷剧毒农药的生产,开始时不也是阻力很大,现在停止生产、停止销售、停止使用,不也是成效显着吗!对人民的健康安全不是起到了无法估量的效果吗!若不狠狠心一抓到底,那从何谈起今天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呢?

全球6家跨国公司占据了世界75%的市场,获得巨大的利润,而我们这些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生产了全世界80%的农药,耗尽资源,牺牲环境,可是我们又得到多少利润呢?菲薄又菲薄,这种低端发展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最近,党中央下决心对军队大改革,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最难最大的改革,没有这么大的手笔,如何提升世界最大规模的军队组织结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打赢现代战争。

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只要高层领导下定决心,没有干不成的事情。与上述几件事相比,农药企业结构调整,还只能算“小菜一碟,不在话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