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曹县玉米使用“缓释肥”肥效试验报告 葛永进 (曹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山东 曹县) 1、试验来源与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示范,了解缓释肥田间施用效果,探索应用范围和用法用量,评价缓释肥对作物产量、品质、节本增收的影响。 2、时间与地点 2.1试验时间:2015.6.10-2015.10.2 2.2 试验地点:曹县大集乡殷庙村 3、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土壤:见表1。 表1 试验地块土壤情况
3.2供试肥料:配方肥(30:5:5);缓释肥(28:6:8);46%尿素和60%氯化钾。 3.3供试品种及栽培方式:玉米,郑单958,露地栽培。 3.4 试验方法 3.4.1 试验设计 试验设三个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采用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60m2。小区设立保护行。 处理1:习惯施肥。常规尿素33kg/亩、氯化钾11kg/亩。 处理2:配方肥44kg/亩。 处理3:缓释肥44kg/亩。 各处理施肥采取“一炮轰”,既在玉米小口期一次性施入。后期不追肥 3.4.2田间管理播种时间 2015年 6月10日播种,6月25日喷施除草剂,防治灰飞虱,7月6日间苗,定苗,种植密度3824株/亩。7月19日喷施第二遍药。8月10日浇水一次,后期防治玉米螟一次,10月2日进行收获测产。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根据田间观察,施用缓释肥处理,均比习惯施肥、配方肥处理的玉米长势平稳旺盛,叶色鲜绿,叶片宽大,玉米穗秃顶少,籽粒饱满,籽粒光泽度好。 4.2对穗粒数、千粒重和秃顶率的影响 对该试验点每小区按每隔三棵抽取一穗的原则,将样穗的穗粒数、千粒重、玉米秃尖情况进行统计,计算整理。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玉米小区穗粒数、千粒重、玉米秃尖长度统计表 单位:粒、克、厘米
注:各处理平均亩穗数按3824计。 使用缓释肥处理3穗粒数、千粒重均比习惯施肥、配方肥处理增加,秃尖长度也明显的减小;配方肥处理2在穗粒数、千粒重增加方面优于习惯施肥处理1,在降低秃尖长度方面比习惯施肥处理1表现要好。 4.3 对产量的影响 产量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试验点各处理玉米产量统计表 单位:kg/667m2
注:该产量为85折后的产量 对上述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方差分析表
经方差分析,P=0.0152<0.05 ,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差异显著,说明使用缓释肥(处理3)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 对各处理产量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并用字母法表示差异显著性(见表5)。 表5 各处理产量多重比较表
注: 小写字母表示 5%显著水平;大写字母表示1%显著水平。 由上表看出:使用缓释肥的处理3与习惯施肥处理1比较差异极显著;处理3与配方肥处理2产量达到显著水平;处理2与处理1比较无显著差异 4.4效益情况分析 玉米施用供试肥料的效益情况,如表6。 表6 效益情况分析表
由表6 看出,玉米施用供试肥料的处理均比常规尿素+钾肥(处理1)产量有所增加。其中缓释肥(处理3)的纯经济效益最高,比处理1常规尿素撒施高出115元,由于今年玉米价格下跌较甚,投入产出比仅为1:3.5。 5、结论 5.1施用缓释肥处理,均比配方肥、尿素+钾肥处理的玉米长势平稳旺盛,叶色鲜绿,叶片宽大,玉米穗秃顶少,籽粒饱满,籽粒光泽度好。 5.2使用缓释肥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均比常规尿素土表撒施处理增加,秃尖长度也明显的减小,处理3、处理2在穗粒数、千粒重增加方面优于处理1。处理3、处理2在降低秃尖长度方面比处理1表现要好。 5.3玉米施用供试肥料的处理均比常规尿素+钾肥产量有所增加。其中处理3的纯经济效益最高,比处理1常规尿素撒施高出115元,投入产出比为1:3.5。 2015年10月31日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