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花期套袋前病虫害该怎么防控?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9621 | 回复数:0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6-6-3 1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芸芸众生,相克相生。植物是生态世界里的一员,水、气、光和矿质营养,促进植物的生长,一些微生物和昆虫以植物为食物而生,干扰植物的生长,这些干扰一旦影响了人类栽培植物(作物)的目的,就是对人类生存的危害。这些微生物导致的作物生长障碍就叫病害,这些昆虫就是人类的害虫。防病治虫,是作物生产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选育抗病抗虫品种、调整播种或定植时间、平衡施肥、药剂处理土壤、茎叶药剂保护等等,防病治虫的措施有很多,但说白了这些措施都是沿着两条线在落实,一个强壮作物植株,一个是压制病菌或害虫的群体数量。作物生长健康,抗病抗虫能力自然会很强,群体数量不多的病菌或害虫也就不会明显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人类栽培植物的经济收益就会有所保障。

葡萄,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人类喜欢享用葡萄,一些病菌和害虫也喜欢。它们在冬季寒冷葡萄休眠的时候也会潜伏起来,春季万物复苏,它们随着葡萄的萌芽、开花、结果,也开始活跃起来。不论是病菌还是害虫,春季的活动基本上是从越冬蛰伏的位置,随着温度的起伏上升,一边繁殖一边扩散,是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由少量到大量的演变过程。葡萄萌芽是病菌和害虫开始活动的时候,套袋前在数量上已经积累到一定水平,如果此期之前没有予以有效控制,套袋后一旦遇到合适的天气条件,就会爆发,届时,就很难加以控制。因此,套袋前的防病治虫措施直接关乎着葡萄整个生长时期的安全健康生长。

白腐病:
 葡萄联盟 forum
无论是酿酒葡萄还是鲜食葡萄,巨峰、夏黑、红提还是玫瑰香等,白腐病是葡萄的第一病害,分布广、为害重。如何简便有效的防控葡萄白腐病,首先要看清其真面目、弄清发生规律、找到其命门,一击而中。

1、识别:葡萄白腐病在葡萄的果穗、茎蔓和叶片上都有表现,在穗轴、果梗和果粒上发病最多,其识别点有两个,一是病菌侵染的起始位置及其蔓延方向,白腐病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春季靠雨水飞溅传播,接近地表的果穗被侵染的最早。果粒上的病斑是从果梗开始向上蔓延;二是果粒上的症状表现特点,病菌通过伤口(风雨、冰雹、害虫等)侵入,在果皮表面的角质层下面安营扎寨吸收果粒的营养,首先导致果粒失水变成暗淡的颜色,果面塌陷。病情发展,病菌在角质层下面快速繁殖形成密密麻麻的颗粒状的灰白色分生孢子器,把果粒的角质层和果皮之间撑开一个缝隙,病害后期,分生孢子器分泌出白色粥状的分生孢子,并撑破角质层,白腐病的名字就是由此而得。

2、时期:白腐病病菌属于兼性寄生菌,葡萄果粒、果梗、茎蔓和叶片幼嫩或有伤口的时候最容易被侵染。因此,白腐病的发生时期有两个,一个是幼果期,一个是转色后。在风雨交加或冰雹天气之后形成的伤口多,白腐病会迅速侵染发病。

3、条件:伤口、高温高湿。

4、防治:通过修剪提高果穗的位置是防控白腐病最有效的措施,套袋前后喷施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噻呋酰胺等杀菌剂可以进一步减少白腐病病原菌的数量基数;

灰霉病:
 葡萄联盟 forum
灰霉病是葡萄上最难以防控的病害,和白腐病比较,灰霉病对葡萄的危害更加严重。

1、识别:灰霉病病菌有两大喜好,一是幼嫩的器官,二是含糖多的部位。因此,葡萄果粒是灰霉病最常发生的部位,除此以外,叶片也有表现。灰霉病病原菌的寄生性更弱,对葡萄组织的破坏能力更强,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更明显。低温高湿寡照的阴雨天气最容易招引灰霉病的侵染。一旦侵染以后,在发病部位很快就能显现出灰黑色、灰绿色霉状物,故名灰霉病。

2、时期:以菌丝、分生孢子等在病芽和病果上越冬的灰霉病病菌,春季首先侵染嫩芽和嫩叶,开花前,葡萄花器的分泌物刺激病菌快速繁殖,一旦遇到合适的天气条件,病菌即可侵入花器和幼果。在葡萄果实转色期,果粒之间过于紧密导致果皮破裂,或其他原因产生的伤口,裸漏出的果肉促使喜欢甜味的灰霉病菌快速滋生,在果穗上迅速蔓延。因此,灰霉病的侵染关键期有两个,一个是开花前,一个转色期初始。

3、条件:连续低温阴雨,甜度高的品种,有伤口,尤其是有渗出液。

4、防治:通过修剪,尽量使果穗有较好的空气通透性和光照,果粒之间有一定缝隙。多雨地区尽量采用避雨栽培模式。在花前和花后,以及转色期之前连续喷施杀菌剂。异菌脲、速克灵、咯菌腈和啶酰菌胺,以及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杀菌剂对灰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性效果。

霜霉病:
 葡萄联盟 forum
霜霉病是葡萄上最重要的流行性病害,和上述两种病害不同的是霜霉病病原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在温度合适的情况下,只要有水滴,就可以借助气孔侵入进葡萄的叶片、嫩芽或果梗、幼果等部位。病害一旦流行开来就很难控制。

1、识别:钙钾比小的幼嫩组织都很容易被病菌侵染而发病,新梢感病后生长受阻变成钩状,嫩叶感病以后现在正面形成油状斑点,随着病情加重,病斑受叶脉限制扩展成多角形,叶片背面出现白色霜霉状物。果梗和幼果也会感病并生出白色霜霉状物。和白粉病的区别是,这种霜霉状物是丝状的,或毛状的,白粉病则是粉状的。

2、时期:从春季萌芽到秋末落叶之前,只要温湿度条件合适,都可以发生霜霉病。一般露地栽培的葡萄,5月~9月是霜霉病的易感时期,其中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个是幼果期在果梗和果粒上的发病,一个是雨季在叶片上的发病。

3、条件:11℃以上,阴雨、露珠、浓雾等凡是有水滴存在,就有霜霉病发生的可能。幼嫩器官更易感染。

4、防治:除了清园以外,在易发病的天气时注意喷施铜制剂、烯酰吗啉、缬霉威、氟吗啉、嘧菌酯等杀菌剂,同时注意摘心控稍,提高树冠冠层的通风透光条件。

白粉病:
 葡萄联盟 forum
尽管白粉病没有像前面几种病害发生普遍,但也是发生后很难控制的病害,甚至还会加剧白腐病、灰霉病和裂果的发生。

1、识别:白粉病可以侵染葡萄的嫩叶和幼果。白粉病病菌属于表面寄生菌,病菌在作物表皮上面安营扎寨,菌丝或分生孢子产生吸器穿过表皮伸进葡萄嫩叶或幼果的组织内吸收营养,因此,在侵染初期,嫩叶的表面首先显现出失绿斑,随着病情发展,在病斑上逐渐显现出灰白色粉状物,白粉病的名称由此而得,在病害后期,粉状物下面还会产生小黑点,病菌的闭囊壳。由于白粉病病菌首先破坏葡萄幼果的部分表皮组织,致使这部分表皮坏死而停止生长,在果粒膨大的时候发生裂果,从裂口渗出的果实组织液又进一步诱导其它病菌的滋生和侵染。

2、时期:白粉病一般发生在幼嫩的葡萄器官上,发生时期也基本在开花期前后,幼果含糖量低更易被侵染,花后4周以内是幼果最容易感病的时期。

3、条件:和其它真菌性病害不同的是,白粉病病菌不太喜欢水,水滴会导致分生孢子胀裂而不能萌发,干燥才利于病害的发生。对于温度,25~28℃是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总起来说,葡萄白粉病喜欢闷热的天气。

4、防治:易感白粉病的葡萄种植区域,除了尽量选择抗性较高的品种以外,秋冬季清洁果园,把病残体进行集中处理,春季及时喷施石硫合剂等杀菌剂清理越冬菌原。硫制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醚菌酯或吡唑醚菌酯,三唑类中的腈菌唑、丙环唑等对白粉病效果较好,但这些杀菌剂都各有缺陷,使用的时候应予以注意。

总结:
从这几种病害的发生情况来看,套袋前的花前至幼果期是最容易感染这几种病害的时期,此期采取对应防控措施,不但可以控制当时发生的病情,减轻损失,也同时压低了病原菌数量,更利于葡萄生长中后期的病害防控。

具体措施建议:
1、合理控制肥水,强壮树势。葡萄在开花前至幼果期,对水的供应比较敏感,此期既不能干旱缺水,土壤湿度也不宜过高,田间最大持水量保持在85~95%。开花前,磷的需求较大,适当补充磷肥。氮肥施用数量视树势和上年秋肥施用情况确定,不宜过多;

2、通过修剪,保证果园通风透光度。通过摘心扭稍等措施,给葡萄植株打造一个既能够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也能够给幼果有遮蔽直射光线的冠层。合理疏花疏果,结合调节剂的使用,保障果穗穗形合适,果粒之间有一定距离。

3、叶面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开花前注意喷施硼锌肥,利于花芽和花器的发育,座果后注意喷施钙肥,利于果皮的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4、从花前一周开始到花后两周,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套袋前药剂处理果穗,对于套袋后果穗上的病虫害防控至关重要。

5、喷药防治的对象及其配方,和天气情况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在开花前至套袋前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白天最高气温在25℃以下,以防控灰霉病兼治霜霉为主。如果白天最高温度在28~25℃之间,且雨露较大,以防控霜霉病为主兼治灰霉和黑痘病。如果天气干燥温暖,以防控白粉病为主,兼治白腐病。

6、套袋前一天,用吡唑醚菌酯或嘧菌酯+咯菌腈+噻呋酰胺+钙,处理果穗。
赵占周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