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416 | 回复数:1
2010年5月21日《中国农资》周报刊登题为《经销商喊冤:不合格产品谁之责》,文章谈到有着20多年农资销售经历的河北乐亭经销商商迎宝遭遇“质量门”,这让读者心存疑惑,如此老道一个经销商,怎么能轻易被厂家欺骗呢?笔者认为,这不是简单的经销商法律匮乏问题,而是经销商自身的理念问题。 笔者建议,经销商要想在农资流通领域做的时间更长,做的规模更大,第一是选择质量好的产品;二是加强配套的农化服务,不断创新自己的服务模式。 经销企业与生产企业不同,经销商都是本地的,一旦由于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受到的影响很大。因此在选择产品和企业上一定要首选质量可靠、信誉好的作为合作对象,对于那些华而不实,炒作概念的企业尽量避而远之。 化肥销售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差异化愈发不明显,创新服务模式凸显重要。如果农化服务只局限于到田间地头讲讲课、请专家客串、降价、赊销等老路子,可能会搞得经销商疲惫不堪。但如果经销商能从当地种植结构出发,做一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技术服务指导,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服务质量,促进产品销售。 优质的产品加上差异化的服务才是未来农资经销商制胜高招,不要心存侥幸,赚取一时的不义之财。若想让农民认可你的服务,就当你是个农民,琢磨一下自己的服务能不能说服自己。愿每位经销商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