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322 | 回复数:0
近年来,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小麦田播娘蒿抗药性比较严重,单用苯磺隆基本没什么效果,2009年调查测定,河北省境内抗药性播娘篙发生已经较为严重,中、高抗药性播娘篙发生率达55%,2014年测定,山东省播娘篙对苯磺隆的抗药性已经非常普遍,中抗的播娘蒿最多,占51.72%,抵抗性生物型占31.03%,高抗性生物型占17.24%。鲁西南平洼区和鲁西平原播娘蒿抗性水平普遍较高,约73%的播娘篙对苯磺隆产生10倍以上的抗性。 在抗性播娘篙的防治中,很多科技人员、农业企业和经销商做了很多实验和大胆的探索,开始时“苯磺隆+乙羧”这个配方相对较好,但很快死掉了。“苯磺隆+2.4—滴丁酯”由于其药害较重,生产上应用较少,“苯磺隆+二甲四氯钠盐”这个配方比较受欢迎,对于抗性播娘蒿有不错的效果,现在又推出“苯磺隆+二甲四氯钠盐+唑草酮”的配方。然而,所有这些努力,在生产上对抗性播娘蒿的防治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药效和药害矛盾发生频繁,生产上迫切需要抗性播娘蒿的进一步的防治方法。 一、抓好安全高效施药期 在黄淮海流域冬小麦产区,主要是播娘蒿、荠菜,另外还有猪殃殃、麦家公、佛座、择漆等,一般年份在小麦播种后2~3周杂草开始发生,墒情好时杂草发生量大,个别干旱年份发生较晚,杂草发生量较小,视南北区域的差别多数于11月中下旬到12月上旬基本出苗,幼苗期易于防治,在小麦返青后开始快速生长,难于防治常对小麦造成严重的危害,生产上应主要抓好冬前期防治。 在小麦冬前期,视南北区域的差别可以于11月下旬,选择墒情较好,杂草长热势较旺较绿、气温较高且稳定,5~7天内无寒流时施药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防治杂草,施药时施药过早,杂草未出齐、天气干旱时除草效果下降,冬前施药过晚、气温下降杂草色泽变暗入冬时施药效果不好。 在小麦返青期,杂草开始返青开始旺盛生长时,视南北区域额差别可以于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开始施药。因为这一时期由于天气多变、气温不稳定,应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药剂及时施药。小麦返青期施药时,施药过早、气温较低,杂草未充分返青和开始生长时施药除草效果差,对小麦安全性下降,施药太晚、杂草较大时,施药效果差。 二、选用安全高效大配方施药 针对目前杂草发生的实际情况,麦田播娘蒿、荠菜、猪殃殃、麦家公、佛座、择漆、等大量恶性杂草混合发生,为了方便麦田大面积机械化杂草防治,一次施药兼治多种麦田杂草,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建议施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30/亩+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50ml/亩,兑水30~40kg/亩,用自走式多功能喷雾机喷施。 三、选用用自走式多功能喷雾机施药 在施用麦田除草剂的过程中,应选用自走式多功能喷雾机,确保喷药均匀和雾化效果,保证除草剂的药液均匀附着播娘蒿的叶片上,抗性播娘蒿的叶片纤细,叶片有微毛,不易接触药液,常规背负式喷雾器雾滴较大,难于附着在播娘蒿的叶片上,防治效果差,且易于对小麦发生药害。 试验调查,用人工背负式喷雾机喷施唑草酮酯易于发生斑点性药害,人工喷施苯磺隆+唑草酮酯时药害更重,导致小麦点片性矮化、黄化,生长受到抑制。 用自走式多功能多功能喷雾机,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g/亩+40%唑草酮酯干燥悬浮剂2g/亩喷施,田间除草剂效果好,死草彻底,对小麦安全,田间没有药斑和不良现象。 以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g/亩+40%唑酮草酯干燥悬浮剂2g/亩+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ml/亩喷施。田间大部分杂草死亡,不彻底,逐渐恢复生长,大部分小麦叶片有黄褐色斑点,部分小麦叶片发黄、叶尖枯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小麦长势不均匀,出现部分小麦低矮的现象。 以人工背负式电动式喷雾器,喷药后大部分小麦叶片有黄褐色斑点,部分小麦叶片发黄,叶尖枯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小麦长势不均匀,出现部分小麦低矮的现象。 以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g/亩+40%唑酮草酯干燥悬浮剂2g/亩+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ml/亩,兑水30~40kg/亩喷施。田间大部分杂草死亡,部分杂草死亡不彻底,逐渐恢复生长,部分小麦叶片发黄、叶片枯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小麦长势不均匀,出现部分小麦低矮、高低不平的现象。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