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先测土后施肥,用肥目标更明确 相比大田作物而言,蔬菜产量更高,因而所需要的养分就更多,为了让蔬菜拿出更高的产量,菜农的用肥量越来越大,而随着不断地向土壤中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有的菜农在蔬菜栽培中发现,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棚室内出现缺素的情况越来越多,动不动就出现黄头、脐腐、着色不良的情况……有的菜农发现,原本正常的土地上开始出现大量的青、红、白霜,并且肥料的投入越多,这种情况发生越来越严重,甚至地表布满整片的红色、白色、青色…… 殊不知,这是由于用于栽培蔬菜的土壤越来越脆弱导致的。土壤变得脆弱的原因,主要就是采取不合理的施肥措施导致的,而施肥措施不合理关键在于不科学的施肥理念。 那么如何做到科学的施肥,基础就在于对土壤的了解程度。而如何做到对土壤有充分的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测土。 山东省聊城市的杨师傅,近几年黄瓜常出现弯瓜、苦味瓜的情况,而且黄瓜植株生长越来越弱,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很长一段时间杨师傅一直找不出原因。然而在其对棚室土壤进行检测以后发现,导致黄瓜生长异常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土壤养分含量过高导致的。据了解,杨师傅多年前就开始使用养分含量高的肥料,且一直用量比较大。随着使用,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不增反降。在进行土壤检测以后很明显地发现,由于土壤某些养分过于积累,打破了土壤养分的平衡,才导致了后来黄瓜生长出现异常。 通过土壤检测以后,杨师傅掌握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情况,在今年黄瓜栽培时,有意降低了某些元素的投入,增加了含量低的养分投入。现在他的黄瓜生长良好,产量也越来越高。 抑“高”增“低”,平衡土壤养分迫在眉睫 通过土壤检测不难发现,在不科学的施肥观念和施肥技术引导下,菜农对化学肥料的投入呈现出了严重的偏差,大量元素肥料被过量使用,而蔬菜生长所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则使用不足。检测结果呈现大量元素超标,而中微量元素不足的情况。土壤养分失衡的案例比比皆是。 蔬菜栽培和科学施肥离不开最基本的六个原理: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而能够体现土壤养分失衡的理论是我们常提到的最小养分律,既“木桶效应”。其中所指出的一条影响产量的理论是决定产量的是土壤中某种对作物来说相对含量较低而非绝对较低的养分。 就蔬菜栽培而言,如果菜农只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中微量元素使用不足,那么蔬菜的产量就与土壤中含量相对较少的某种中微量元素呈正相关。如土壤中硼含量不足时,就会出现“蕾而不花”“花而不实”“花针短小”等问题,授粉受精不良导致果实坐不住或不膨大,自然就拿不到高产。 所以,在测土的前提条件下,了解土壤中过量的元素有哪些,不足的元素有哪些,通过抑“高”增“低”的施肥策略,平衡土壤中各种养分,弥补土壤中最小养分的含量,才能够让蔬菜的产量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菜农降低了大量元素的用量,提高有机肥、中微量元素用量以后,蔬菜表现明显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养护土壤,必须重视有机肥、功能性肥料使用 土壤的安全、改良和养护是最近几年在菜农心中出现的最频繁的一个词。当土壤不健康时,所生产出来的蔬菜可能就存在安全隐患,而由于长期的不科学施肥,有很大一部分土壤都存在着健康问题。而要想维持土壤的健康状态,就必须重视有机肥和功能性肥料的使用。 认真选择和使用有机质含量高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的有机肥是养土的关键,目前很多菜农还是倾向于大量使用新鲜的禽畜粪肥,如鸡粪、鸭粪、猪粪、稻壳粪等等,这些禽畜粪肥虽然有机质含量高、肥效持久,但在未经过腐熟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烧根、熏苗的危害,施入土壤后自身转化缓慢。所以,有机肥最好充分发酵腐熟后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养地效果,福田生物技术员建议菜农使用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发酵剂发酵腐熟粪肥,可大大提高土壤有机质。 增加活性强的生物菌肥的投入量。目前,多数的生物菌产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放线菌、光合细菌、固氮菌、酵母菌、解磷解钾细菌等有益微生物,使用一种或者是一个系列的生物菌产品就能够满足预防病害、提高抗性、分解土壤有机物、活化被固定的元素等作用。从这一点来讲,生物菌肥对养地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大量投入有机肥的前提下,效果更好。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