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4535 | 回复数:1
1、关注作物“根”的问题 土壤问题本年度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和讨论,现实中的痛点和热点,将在2017年得到更为广泛的落实和跟进,解决土壤问题将是农资界的下一个蓝海。 2、特肥市场将会很“特”别 忽然之间,国内外很多颇具影响力的农化企业都开始进军特肥行业,水溶肥、有机肥、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等等势头颇猛,而且定位高端,这势必会对原本竞争激烈的特肥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力,甚至改变现有格局,很值得期待。 3、中小企业要勒紧裤腰带坚持 国家对环保要求愈来愈严格这是肯定的,随着成本的升高,中小企业却没有价格的制定权力,加之市场竞争之残酷,失去竞争力的中小型农药生产企业如何度过寒冬,已经迫在眉睫。 4、粮价将加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步伐 农民种植粮食是为了向土地寻求利益最大化,当粮食不值钱,收益和投入不成正比的时候,国际粮价虎视眈眈、步步紧逼,中国粮食优势不在。是发展品质农业还是发展经济农业?明年将会给出答案。 5、现款销售将越来越普遍 不敢说农资赊销即将消失,因为它还有海一样的生存空间,但已经感觉到赊销之痛的农资人肯定要转变。在农资界完全杜绝赊销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变被动为主动也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将信用按等级划分,给予不同档次的支持等。 6、种地大户会越来越少 不可否认的是,今后的土地将会被集中,被流转,但至少在明年,土地并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流转,而且现有的包地大户还会大幅度减少,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大户赔得更惨,除非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今年的低迷还要继续, 2017年是非常严峻的一年, 要么转型,要么出局, 你还要用老思想干农资吗? 最起码,明年不适合做梦! 后记 农资难干,难在固执于传统模式的盈利方式,红海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与残酷,对于一门生意来说,生死事小,输赢关天。我们何不换种方式,成就客户,成就自己。 |
这么多人看,怎么就没人回? 我刚刚入行的新人,一个多月的时间接触到很多不是很正面的反馈,生意难做,钱难赚,款子难收,特别是今年的市场反响很差,大体和作者老师描述相当,不改变就等着被淘汰。 问题有很多:赊销了,涨价了,外企冲击了,大户不干了,国家调控了。乐观一点想,种田的还是那么多,没有变少,需求也不会少,国家调控也只是零增长不是负增长,经销商口袋里面肯定有钱,只是他愿不愿意给你。做专业的植物专家并给经销商提供全新有效的营销方案或许才是真正的难题,办法总比问题多的。 另外淘汰是必须的,倒掉一部分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并不是什么坏事。就像是生物的新陈代谢,痛并快乐着。跟随时代的步伐来经历农业变革的节点,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