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栽培简述3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570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0-10-24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番茄栽培简述3
    苗期管理
   (一)播种至出苗期间的苗床管理。这一时期是指播种至2片子叶充分展开期。主要是创造种子发芽和出苗的良好环境条件,达到早出苗、出齐苗、育壮苗的目的。春季露地栽培番茄的育苗期各地均安排在寒冷的季节,为促使种子迅速发芽、出苗,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来提高和维持苗床内较高的温度,使床温控制在昼温25-28℃,夜温15℃以上。采用冷床或温床育苗的,此期间应充分利用太阳能以提高床温,并利用覆盖物以保持较高的床温。保温覆盖要晚揭早盖,资料薄膜等透明覆盖物要经常保持干净,减少灰尘。出苗前一般不揭膜、开窗放风。幼芽开始顶土出苗时,如果因覆土过薄,发现顶壳现象,应立即再覆土1次。
    (二)出苗至分苗前的苗床管理。这一时期是指子叶完全展开至出现2片真叶分苗移植前的时间。主要是调节苗床温、湿度,及时间苗、覆土,改善光照条件,防治苗期病害等。
    调节温度、湿度:幼苗的2片子叶充分展开后,要适当降低床温,白天可控制在20-25℃,夜间10-   15℃,以防出现“高脚苗”,即徒长苗。分苗前4-5天,为适应分苗床较低的温度,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促进缓苗,此时的床温可再降低2-3℃。冷床育苗,尤其是温床和温室育苗,应在白天逐渐加大通风口,延长通风时间,草苫等也要逐渐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此期间如遇阴天或小雨雪不良天气,甚至遇大雨大雪天气,也要揭开草苫,但要盖严薄膜或玻璃,防止雨雪漏入苗床,在雨雪停止的间歇,还要适当拉开小缝放风,以降低苗床内的空气湿度。苗期发生的立枯病和猝倒病往往出现在恶劣天气里,不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长时间用草苫等覆盖物捂盖着,使苗床内空气湿度逐渐提高而造成的。
保护子叶:子叶在种子中形成,起营养体作用,发芽时就成为地上部的最初营养器官进行生长。子叶承担着最初的光合功能,为分化的茎叶、叶、根的生长发育制造必要的营养。因此,子叶要培育得宽大、肥厚,叶色浓绿,这样才能活跃地进行光合作用;反之,初期生育就会全面停滞,花芽形成也会延迟。子叶对幼苗和花芽形成的作用,主要是在子叶展开后大约2周之内,在此期间,子叶如果受到损伤或被摘除,则会抑制幼苗的正常生长。
    改善光照条件:由种子发芽期进入幼苗期后,生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完全由幼苗本身制造。因此,保证苗期的充足的光照条件,是促进光合作用顺利进行,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之一。光照不仅是苗床提高温度的能源,同时也是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不可少的环境因素。如果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削弱,幼苗营养不足,即表现叶色淡黄而薄、叶柄长、茎细高、子叶提前发黄而脱落等。这种幼苗抗逆性差,也不具备丰产潜力。为延长苗床接受光照的时间,可在保证幼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适宜床温前提下,适当早揭晚盖草苫,及时擦拭透明覆盖物,以减少尘土的污染等。
    适时间苗:间苗是为了给幼苗创造一定的营养面积,使之能够均匀地生长在苗床里,克服播种过密或不匀所造成的幼苗生长过于密集的现象。一般在此期间要进行2次间苗,第一次在子叶展开时进行,第二次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间苗时要注意拔除那些过密、畸形、细弱、受伤、顶壳、有病症、虫咬的劣苗。间苗后如果床土较干,可适量喷洒水后再撒些细土。如果床土较湿,可直接覆土,以填补因间苗而出现的孔隙。
    加强化水肥管理:一般在分苗移植前,苗床不再浇水和追肥,吸水在分苗前1天,为减少起苗而造成的伤根,于苗床里喷水1次。如果播种前的底水浇灌不足或播种时采用开小沟浇水的方法,出苗后苗床的土壤比较干燥,幼苗正常生发育受到影响,应适量喷水。喷水的时间宜在中午气温偏高的晴天进行。苗期如果出现叶片发黄、生长不良的缺肥症状,可适当追施少量速效肥料
    施肥方法:一种是把化肥直接撒在苗床上,然后再喷水,或者随浇水施入化肥;另一种是采用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可用0.1%磷酸二氢钾或0.3%尿素水溶液,直接喷洒到幼苗叶片上。
    合理覆土:覆土具有保持床土湿度、防止幼芽顶壳出土、填补间苗出现的孔隙、防止杂草萌生、稳定幼苗生长等多种功效,故有“上土如施粪”的说法。因此,覆土是苗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技术措施。一般在幼芽顶土、子叶展开及第一片真叶展开等3个时期,结合间苗,进行2-3次覆土。每次覆土的厚度0.5厘米。覆土用的土壤最好是选用未种过茄果类蔬菜,并过筛的肥沃园田土,湿度适中为宜。
    (三)分苗至定植前的苗床管理。此时期主要是抓好分苗,促使快速缓苗,加强幼苗锻炼,培育健壮幼苗。分苗床可选用冷床或塑料大棚或小拱棚等简易覆盖栽培床。分苗床应适当增施腐熟农家肥和复合肥。分苗方法一般有3种:一是将幼苗直接栽植到分苗床上,采用穴栽或沟栽。在栽前浇暗水,也可栽后浇明水。二是先在分苗床上浇足水,然后按规定的株、行距划道,做成营养土方块,在每一方块中央插一个小洞,将幼苗移栽到洞内后再覆土。三是营养钵分苗,钵有瓦钵、陶钵、草钵、纸钵及资料钵等。近年来,采用塑料钵育苗日渐增多。营养钵育苗具有良好的护根作用,定植后的成活率几乎达100%,基本上没有缓苗期,因而缩短了生育期,更能达到早熟、丰产的目的。采用营养钵分苗,需先配制营养土,选用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肥沃田园土和肥料混合而成。田园土占营养土的60-70%,其余为迟效农家肥和速效化肥。农家肥如厩肥、堆肥、河泥、塘泥、泥灰、腐殖质等。化肥如尿素、硫酸铵、氯化钾、过磷酸钙或复合肥等,约占总量的0.1-0.2%。近年来生产上大量选用草炭和蛭石并掺入少量化肥做营养土,育苗效果很好。总之,营养土选用的材料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因材制宜,以保证营养土中含有氮、磷、钾三元素为原则。营养钵选用以高度10厘米、上口直径10厘米、下口直径8厘米为宜。
    分苗前1天下午或当天上午对育苗床先浇水,使土壤湿度适合于挖苗。挖苗时尽量少伤根,多带宿土,苗挖起后按大小分级,分别移栽。分苗时,操作要小心细致,不要损伤茎叶,根系在土壤中要舒展,勿使根系挤成一团或卷曲扭结。为防止日晒引起幼苗萎蔫,可采用边分苗边覆盖遮荫。为增加分苗床的土壤和空气湿度以利于缓苗,幼苗移栽后应立即喷水,次日再浇水1次。分苗后2-3天,苗床管理以保温保湿为主,在此期间塑料薄膜需盖严,不要通风换气。缓苗后,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分苗床应开始通风换气,通风口逐渐由小变大,通风时间由短变长。此时,苗床内白天温度可控制在25-30℃,夜间15-18℃。通风可降低苗床内空气湿度,减少苗期病害发生。通风切不可操之过急,让幼苗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还要防止大风吹跑覆盖物,以免造成幼苗萎蔫甚至风干现象。一般分苗后不再浇水和追肥(营养钵分苗需间隔7-10天喷水1次及适量进行叶面喷肥),待床土稍干后进行1次细致中耕,经增加床土通气度,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根系伸长生长。如果苗床过于干旱,幼苗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或出现营养缺乏症,可适当喷水和追肥,但要防止因浇水或施肥不当,造成幼苗沤根或烧根。一旦出现沤根,应及时采取通风排湿,增加蒸发量,或撒干土吸湿,或增加中耕松土的次数等措施。
营养钵分苗,除适期进行喷水和叶面喷肥外,还可根据幼苗大小随时调整苗钵的位置,使幼苗生长更为整齐一致。
    分苗移栽缓苗后至定植前的苗床管理,主要是充分利用阳光增加幼苗的光合作用,通过控制苗床的土壤和空气湿度及温度,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培育壮苗,增强幼苗的抗性。一般情况下,在定植前7-10天,为使幼苗逐渐适应露地的气候条件,白天应逐渐揭开覆盖物,将温度降至白天20℃,晚上10℃。定植前3-5 天,夜间可撤掉覆盖物,使苗床的条件与露地基本一致,将夜间温度降至5℃左右。为增强低温锻炼的效果,应尽可能增大昼夜温差,加大通风量。早春外界的气温变化较为剧烈。因此,在进行低温炼苗时,要防止苗期冻害的发生,尤其在雪天或阴雨天,光照不足,气温骤降时,更应引起注意。
用栽培床分苗时,定植前7天左右需在苗床上浇透水,水渗入后再用花铲或长刀在幼苗的株、行间把床土切成正方形土块,切土的深度约10厘米。切好的土块重新码放在苗床内,四周撒些湿土,不露缝隙。这一操作称为“囤苗”。即人为地损伤幼苗的一部分根系,调整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平衡,以控制幼苗的生长。经过“囤苗”的幼苗,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定植后根系恢复生长迅速,缓苗速度加快。土块经过一段时间晾晒后,变得干硬,便于运输,不致因搬运而弄散土坨,造成伤根。
    如果苗床的温、湿度管理不当,幼苗出现徒长时,除了及时改进苗床管理措施外,还可往幼苗上喷洒200毫克/升矮壮素,它有促进幼苗叶色由黄转绿、茎秆变粗、抵制徒长的良好作用。因低温、高湿的环境,要注意防治立枯病、猝倒病、蚜虫等苗期的病虫害。

    壮苗的标准
    定植前番茄壮苗的一般直观标准是:苗高适中,以20-25厘米为宜,节间较短,茎秆粗壮且上下部粗细一致;具7-8片叶,叶片掌状,小叶片大、叶柄短粗,叶色浓绿;普遍显现大花蕾但未开花;子叶不过是脱落或变黄。幼苗大小整齐一致。
    数量指标:  
    一是全株干重和根干重数值越大,幼苗越壮。  
    二是茎粗与茎高比,比值越大表示幼苗越健壮。  
    三是地下部干重与地上部干重比,即根冠比值越大,表示根系越发达,幼苗生长越健壮。  
    四是节间长度,是以幼苗高度除以叶片数表示,数值越小,表明幼苗越健壮。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