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7-3-3 09: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日,全国农技中心刚公布了在2016年组织的20个省(区、市)的60个抗药性监测点,分别对褐飞虱、白背虱、灰飞虱、二化螟等11种重大病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部分病虫对田间常用药剂抗药性显著上升。在这样的严酷背景下,同时还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实施,不可不谓是难上加难。如何能用最少的农药,产生最好的防效,带来更多的产量,这就是摆在人们面前最大的难题。
 农资信息 forum
而在2017年3月1日的合肥丰大国际酒店内,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拜耳公司联合召开的2016年“拜耳更多水稻”总结会上,却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全国农技中心王凤乐处长、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全国农技中心张帅博士、安徽省植保站曹明坤副站长、拜耳作物科学市场部经理王朝林以及全国各地的植保站负责人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安徽、江苏、黑龙江、浙江、湖南和湖北省植保站的负责人,以及全国农技中心的专家用他们详细的数据,丰富的实验对比图,向我们展示了“拜耳更多水稻”全程解决方案的神奇魅力。

站在新拐点处,“拜耳更多水稻”面临更多新目标

“拜耳更多水稻”是拜耳为中国水稻农户量身打造的涵盖种子处理、植保产品和专业技术服务的作物全程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帮助农户解决水稻种植过程的病、虫、草害问题,还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调节长势,从而为种植户带来更多产量,更多收益。2016年,“拜耳更多水稻”在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7省14个县先后开展试验活动,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在2017年的伊始,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和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相继出台,也带给“拜耳更多水稻”更多新的要求。
 农资信息 forum
拜耳作物科学市场准入总监魏雨钊

拜耳作物科学市场准入总监魏雨钊主持了本次会议,她在开场介绍中提到,拜耳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合作已经有十几年了,而农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处于一个新拐点,国家要深化供给侧的改革,就要培育和发展农业、农村的新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拜耳的全员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就如何服务新型的农业主体,如何利用项目的优势,将在以后的合作中,为种植大户提供接地气的服务,展开更多的研究。
 农资信息 forum
安徽省植保站曹明坤副站长

安徽省植保站曹明坤副站长说,今年全国的植保工作要点已经下发到各个省,安徽省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也制定了本省的工作要点:一是要突出抓好重大病虫草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二是要抓好农药减量工作;三是要突出抓好新农药管理条例的规范应用。同时他也提到,“拜耳更多水稻”是水稻病虫草害全程解决方案技术上的提高,它使水稻的产量更高而农药的使用量更少,符合农药零增长的需要。但是如何进一步保证化学除草剂使用量的零增长,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如何减少施药次数,还是下一步“拜耳更多水稻”开发和应用的重点。
 农资信息 forum
全国农技中心王凤乐处长

全国农技中心王凤乐处长说拜耳公司作为世界知名的农化企业,拥有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和好的理念,一直以来推动着植保事业的发展,全国农技中心除了在“拜耳更多水稻”活动中与拜耳公司展开合作,在抗药性监测上更是一直以来的合作关系,这项工作目前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此外王凤乐处长非常推崇拜耳的“零天施药”技术,此项技术施药精确均匀、省工省时,节省劳力,非常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在2017年的工作目标中,他提出一要坚持绿色发展,将“拜耳更多水稻”打造成升级版的全程解决方案,将“零天施药”技术也加入进去。二要多做一些培训,不止要培训经销商,更要多培训农民,多举办一些公益性的培训活动。
以事实来说话,“拜耳更多水稻”带来更多收益

“尊重事实,依据于科学技术,提供更好地服务!”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说这是拜耳的一贯宗旨,在接下来的总结会上,记者充分体会到这一点的意义所在。安徽省植保总站周群芳科长、江苏省植保站鞠国刚科长、黑龙江省植保站肖迪处长、浙江省植保站高吉良科长、湖南省植保站尹慧平科长、湖北省植保站张欧科长,纷纷上台介绍了2016年各地“拜耳更多水稻”试验的总结,以事实说话,展示“拜耳更多水稻”的强大实力。


 农资信息 forum

其中安徽省植保总站周群芳科长在她的总结报告中说,安徽省2016年在天长市、霍邱县和桐城市实施了“拜耳更多水稻”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高巧、卫福、艾美乐、安泰生、稻腾、拿敌稳、极锐、富力库、秋之宝通过合理组合,制定的“拜耳更多水稻”大田全程植保解决方案能有效控制水稻主要病虫害。通过各个生育期的施药,与常规用药比较可明显提高防效达0.8%~34.62%,持续期可延长8天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尤其是后期二化螟的防治,防治效果提高34.62%,而稻瘟病的防效也高达27.8%,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高25.33%。同时还在壮苗、抗早衰和增产上效果也明显,在实际测产中,使用“拜耳更多水稻”方案的实测亩产量达到775.37公斤,比常规处理方案高出117.91公斤,增产幅度高达17.9%,亩纯收益增加297.21元。
 农资信息 forum
全国农技中心的张帅博士

全国农技中心的张帅博士则总结了2016年“拜耳更多水稻”全国7省13个实验点综合效益的平均值,一是在提高产量方面,平均每亩增产54.78公斤,增幅达10.15%;二是在节本增收方面,平均每亩提高收入126.49元,增收9.45%;三是在减量用药方面,平均每亩减少农药使用量302.80克,占55.08%;四是减少施药次数,平均每亩减少施药次数1~2次。“拜耳更多水稻”更是创新地提出了新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全程解决方案摒弃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传统的植保方式,主要从作物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考虑,提供一条龙的配套技术产品和植保解决方案,从单一农药产品转变为农药组合使用,从单纯的提供农药产品转变为技术打包服务。其次还提高了水稻种植综合经济效益,全程解决方案从单纯的关注农药产品转向结合植物健康,实现了“三高”高产量、高品质、高收益,以及“三少”,减少了施药次数、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用工成本,确保投入收益的最大化。最后还保护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全程解决方案从保护种子做起,投放对环境影响小的高效农药,减少了施药次数,不仅降低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更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需求即是机会,“拜耳更多水稻”提供更多服务

张帅博士说,2017年是暖冬,水稻病虫草害总体将偏重发生,一些地方的穗腐病发生较重,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在一些地方回升危害严重,而水稻恶苗病、二化螟、杂草抗药性问题突出,防控难度大。“拜耳更多水稻”针对这些问题,在制定2017年工作安排时,将制定新的项目实施方案,联合开展种衣剂试验,并对稻田害虫和杂草抗药性进行监测,同时举办“拜耳更多水稻”项目田间观摩会和实验田间考察等。
 农资信息 forum
拜耳作物科学市场部王朝林经理

拜耳作物科学市场部经理王朝林说,农户需求就是拜耳的机会!农户缺少农业知识和技能时,拜耳则可以通过大农户俱乐部开展培训;病害发病重,防治的药剂效果不好时,则可以推广拿敌稳和“拜耳更多水稻”的技术;农户投入的不断增加,更加关注投入产生比时,则可以推广“拜耳更多水稻”方案及价值;劳动力短缺,农户需要使用更多的农业机械以及需要更健壮的秧苗及种子处理的技术产品时,拜耳还可以与育秧中心、合作社合作,提供种子处理技术和产品以及“零天施药”技术等。“‘拜耳更多水稻’是站在农民的角度,想农民所想,供农民所需,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是行业理念的创新,也是行业发展观念必须的转变。”王朝林说。
提升产品品质“拜耳更多水稻”继续做的更多
 农资信息 forum
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

“‘拜耳更多水稻’开展已有4年的时间,但我们与全国农技中心及各地植保站的合作已有近20年,拜耳作为一家以研发为主的公司,一直致力于将最好的产品提供给农民,帮助中国植保事业的发展。”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在本次会议上如是说。他提到今年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其中重点强调了品质的提高,供给侧改革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使之在国内、国外的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而拜耳愿意帮助中国的农民实现这一目标。在未来,拜耳将以技术为基础,和行业内的资深专家、监管部门继续做好田间观摩,通过合作探索,拿出切实的结果来帮助农民。未来机会很多,拜耳将以更好地产品以及新的技术,如“零天施药”技术等,给农户带来额外的价值。

从2013年的“水稻赶大集”,到2014年的“水稻英雄汇”,再到2015年的“水稻英雄辈出”,直至2016年的“在你身边”,“拜耳更多水稻”的品牌宣传每年都在变化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默默无闻,到现在家喻户晓,几年的风风雨雨,铸就了“拜耳更多水稻”的金字招牌,我们有理由相信2017年的“拜耳更多水稻”升级版必将还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农资信息 forum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拜耳公司联合召开的2016年“拜耳更多水稻”总结会合影

 农资信息 forum
会场一角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