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1612 | 回复数:0
一、促蘖 二、防虫 在近阶段回访中发现水稻负泥虫比往年严重,在平台上询问负泥虫的微友也比较多,这时期到7月上旬是负泥虫为害严重时间,负泥虫为害过的叶片上很多白色条斑,破裂,甚至枯焦,使水稻生长迟缓,分蘖减少,对生长和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防治 1、育壮秧,适当早插秧,可避免或减轻负泥虫危害。 2、铲除池梗、路边杂草,切断成虫栖息地。 3、药物防治:50%杀螟松800倍液、速克毙、氯氰菊酯等化学药品。 三、晒田 晒田时期是在水稻分蘖末期,今年大慨在6月末至7月初,秧苗壮,早插秧的田块现在己达到预期株数的80%时,就可以晒田了;需要按自己田块长势等条件来取决晒田时间,不能一慨而论。 晒田好处 1、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当水稻分蘖已达到一定数量即够苗后,我省从时间上来看是6月末左右为有效分蘖终止期,早分蘖的能成穗,终止期后分蘖的不能成穗或只成小穗。在生产上通过晒田的方法,可使高位幼小分蘖芽得不到水肥供应而停止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使主茎和大分蘖获得更多的养分供应,为壮秆大穗打好基础。 2、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插秧后至晒田前较长时间内田面保持一定的水层,导致耕层土壤内通气性差,好气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分解缓慢,不利于根系生长。通过晒田处理,大气可直接进入耕作层中,使土壤内的通透性增强,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耕层内氧气的含量。晒田后新根数目增多,促进根系下伸,扩大了根系活动范围,增强了吸收能力。 3、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通过晒田可使氮素代谢水平下降,控制营养生长速度,提高碳素代谢能力,促进碳水化合物积累。同时也抑制了节间的生长,稻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长度变短,秆壁变厚,茎秆组织较紧密,因此也增强了株体抗倒伏的能力,也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较多的养分来源。复水后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由茎、鞘向幼穗转移,促进了幼穗发育,水稻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方面转化,满足了幼穗生长发育的养分的供应量,为形成穗大粒多打好基础。 4、降低田间温度,抑制病虫危害。水稻的许多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都与稻株间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如稻瘟病在田间相对湿度在90%以上适于病菌的繁殖与侵入。白叶枯病在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发病严重。水稻潜叶蝇及二化螟虫等,它们卵的孵化和为害时,也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条件。通过晒田降低了株丛间的空气湿度,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环境,破坏了病菌与虫卵繁殖传播条件,抑制了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程度。 晒田标准 二洼地、土层深厚、肥沃、稻茎叶生长过旺、氮肥用量过多应该重晒,反之轻晒,一般晒田时间为5一7天,晒到田面出现鸡爪裂为好,当田间有20%左右拔节时应停止晒田。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