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赤枯病症状及预防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1237 | 回复数:0

联盟版主 发表于: 2017-7-6 09: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赤枯病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和机插稻面积的扩大有加重趋势。该病通常是由缺钾、缺磷以及缺锌引起的缺素症和土壤还原性物质过多引起的中毒。

水稻田间发生赤枯病后,应根据症状特点判断类型:
1、缺磷型下部叶叶色变暗绿色。
2、缺钾型是从中下部叶片尖端开始。
3、缺锌症状为新生叶和中下部叶都出现症状。

发展症状不一样:
1、缺钾症状赤褐色斑点沿叶缘发展。
2、缺锌症状棕色斑点沿叶片中脉发展,而且叶尖内卷。
3、中毒型症状主要从根系和土壤来判断,拔秧苗时带土少,洗去泥土后黑根多,新白根少甚至没有,闻根系有一股臭味;土壤踩下去冒泡,有一股臭味。

针对措施:
对缺磷缺钾型赤枯病,应增施磷钾肥。对缺锌型可喷施硫酸锌溶液,或排水至田间只剩薄层水时撒施硫酸锌和尿素,水自然落干,待新根长出、叶片转绿、根系转白时再上水。中毒型赤枯病一般伴随着缺锌症状,应在普施锌肥的基础上,持续断水5~7天,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新根发生。

赤枯病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生产上应采取以下预防:
1、测土配方施肥。
缺锌土壤用硫酸锌与尿素拌匀,作分蘖肥施用(移栽稻在栽后5~7天施用,直播稻在4叶期施用,锌肥最好不要与磷肥同时施用)。根据土壤速效磷含量合理施用磷肥,减少磷锌拮抗效应。

2、加强水浆管理。
机插稻和手栽稻浅水插秧,寸水活棵,插秧3~4天后落干通气1~2天,上水施分蘖肥,整个生长期间每次灌水后田间落干1~2天,提高土壤有机物和秸秆的有氧分解,减少有毒还原性物质的产生,促进根系生长。水稻在3叶期前没有形成通气组织,根系生长所需要的氧气由土壤提供,因此直播稻在3叶期前不建立水层,4叶期开始建立水层,但每次灌寸水后,落干1~2天再灌新水。

3、遇连续阴雨天气,田间水层要浅。
梅雨季节出水口设平水缺,水层保持时间不能太长,4~5天要断水一次,雨后及时排掉温度较低的雨水,透气2~3天后换温度较高的河水。

4、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用粉碎秸秆质量好的收割机收割前茬,用大型机械耕翻,上水后耙好田,将秸秆翻入土中,间歇灌溉,促进秸秆有氧分解,减少还原性有毒物质的产生。

5、推广钵型摆栽、钵型毯状秧。
使用毯状机插秧机插,秧苗根系植伤大,缓苗期长,新生根出现慢,出现赤枯病概率大。推广钵型摆栽、钵型毯状秧,可使根系植伤小,缓苗期短,活棵后及时落干,秧苗生长壮,减少赤枯病发生概率。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