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10-18 14: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也不能因为环保而什么都不做。从生产企业对环保“一刀切”的质疑,到近期出现的“抓环保引发涨价潮”等传闻,面对普通大众的关切,化肥农药等化工行业似乎很委屈。谈到环保治理这个敏感话题,一些农资企业更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但却常常欲言又止。

抓环保与产品涨价无关
过去有一些违法排污的企业,大幅压缩环保成本,甚至根本不投入进行环保治理,严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环保法》出台以后,严格环境执法,一方面解决了一些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改善了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今后依法监管排污企业常态化,生产企业都应当适应这种常态,养成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的习惯。

对于近期有人提出的“抓环保导致产品价格上涨”的观点,笔者并不认同。产品价格变化,主要是由供需关系造成的。环保督察等行政执法行为并没有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造成影响,更不是推动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打着环保名义,渲染环保政策因素加剧产品价格上涨,这是一种扰乱市场的行为。

此外,再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环保税也要开始征收。但环保税出台的目的显然为了节能减排,并非是增加税收或者让企业“拿钱摆平排污”。过去一提到环保治理,企业极易产生抵触情绪,总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在跟自己过不去。事实上,过去几年中一些企业跑马占地、大干快上等蛮干的做法不仅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也使得资源环境难以为继。

企业注重环保需要有长远的眼光。从短期看,确实会增加企业成本,但从长远看,企业承担的很多成本是能够被消化掉的,甚至是可以转化为竞争力的。笔者呼吁,不能因为担心价格会上涨就把环保妖魔化,更不能因污染企业的一时之痛,就对环境违法行为姑息迁就、置若罔闻。既然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污染宣战,不疼怎么能行呢?

环保治理不等于添个设备
去年年底至今,一场席卷全国的环保风暴不期而至。与其他化工企业一样,化肥、农药行业也没能“逃”过去,特别是农药行业感受更为明显。

山东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6·5’爆炸事故发生后,从6月底至7月初,安监总局对滨州、潍坊等地的危化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紧接着8月初,中央环保督察组又到山东开始检查。与肥料产品不同,大多数农药产品属于有机化工产品,具有一定毒性,企业的废渣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性,很多属于危险废物,成为环保、安监部门的重点“照顾”对象。

中国化肥、农药等大型化工企业的建设,是在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复,按照规划设计建设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现有技术水平和配套设施的条件下,满足环保部门对企业“三废”处理和排放的要求。一旦生产装置投产运行后,装置的“三废”处理能力和治污容量将按照设计水平运行,企业大幅提高治污能力的空间有限。

环保督察对化肥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应该支持,但加强顶层设计,远瞻未来发展趋势,将环保要求的提升尽可能地前移到规划设计之初,使企业无需被动改造对行业更有意义。

化肥、农药企业治污需要成熟可靠的技术、设备及资金投入,环保部门在强调严格执法的同时要给企业指一条明路。发达国家在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后掌握了一整套成熟的防治技术,但国内在上述领域并不完善,可供磷复肥企业选择的先进、成熟且投入产出比合理的工艺技术不多。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作者:古玉  原创              
凯润白色独家销售中,有需要请联系。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