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复合微生物菌肥的通用的、优质的内生、定殖菌 过去一些人认为复合微生物菌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土壤肥力,有益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产生激素,刺激、调节作物生长,……等。该菌肥的有益微生物“作用”于土壤,“反应”在作物上。虽然上述观念太狭隘,过多偏向土壤生态系统,但反映了复合微生物菌肥的被动性。如何改变这样的被动局势?一些复合微生物菌肥公司开始尝试在原来菌肥的基础上再添加内生、定殖菌。例如,北京航天恒丰公司针对柑橘类果树而生产含有内生、定殖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菌剂。通过施菌肥与柑橘种植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方法,产生良好的生产效果。例如在广西桂林的一些柑橘农民采用北京航天恒丰公司的“管理模式”就取得了好效果,个果均匀,产量提高,减少两次农药的喷洒,另一种病害也有所减少,品质有提高。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这样高效复合微生物菌肥中,一部分有益微生物“作用”于土壤;另一部分有益微生物“作用”于作物的根系,且成为作物根系的内生、定殖菌。从而使高效复合微生物菌肥能在更高层次系统上发挥作用,作物的品质就有所提高。 大家知道,内生、定殖菌一般都具有专属性。能不能寻找到一种通用的、优质的内生、定殖菌,就成为开发高效复合微生物菌肥的一个关键环节。我经过许多年的努力,终于寻找到一植物内生的、顶级的(也是具有极为紧密生态关系)微生物群落菌种(以下简称S群落)。由于S群落与宿主植物经过奇特进化历程,S群落与宿主植物存在特定生态关系,因此,其一,S群落对植物细胞有相当程度的认知和了解,S群落能很容易的侵染、定殖于各种植物根系内;其二,S群落具有对系统中许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复制、利用的能力;其三,当S群落与原来菌肥的有益微生物在共同的基质上扩大繁殖,S群落不与有益微生物相拮抗,而是从相互共栖演变为共生,S群落总是以最少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系统的平衡态;其四,S群落能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耐高温,且耐一定程度的酸、碱、盐。例如,在相当于海水的含盐量的水溶液中加入S群落、少量的物质和能量,使这样的盐水S群落生态系统(静置状况下)能保持10~12h的远离热力学平衡。注:S群落的结构是:一种原生动物、一种丝状真菌(菌丝内无隔膜)、几种细菌。 当施用含有S群落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是,(1)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参与土壤生态系统的构建,S群落能对系统中的许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2)S群落还能对作物的根系进行侵染、定殖,在根内S群落渐渐参与作物根内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构建,同样S群落对系统内许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3)还有,菌肥中有益微生物(包括S群落)也参与了根际微生物生态系统,同样S群落能对系统内的许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再经过某一种(……略)操作,上各种生态系统中的S群落实现了对系统的许多信息进行复制和利用。上述三个生态系统和作物生态系统经过生态学的整合,形成了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交叉的特殊生态系统,即作物根际特殊生态系统。这样的系统既有生态系统特性,又有景观生态学的异质性和生态流属性。特别在S群落的穿针引线下,形成跨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这些信息流还能在各个生态系统中产生一些“新质”物质。从而产生某些新的作用。 第一, 如果连续三年施用高效复合微生物菌肥,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作用”土壤,所进行的解磷或解钾作用与作物根际特殊生态系统密切联系,紧密配合,当根际特殊生态系统演化趋向稳定,由于S群落在各个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信息流,在补充一定量的复合肥(或三聚合肥)基础上,也能使土壤生态系统趋向稳定,促使土壤保持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最终使作物能将环境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高了作物的生产力,。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作物在根际特殊生态系统状况下,菌肥的有益微生物所产生的外源激素与作物的内源激素能相互协调,共同刺激、调节作物生长,作物能协调生长,作物的根系活力旺盛,抗衰老能力强,因此能提高作物的品质。第三,在第一、第二的基础上,作物根系抗病防病能力强,作物根系以上的器官,所得到的营养成分均衡,植株强壮,抗病防病能力也强。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第四,在作物根际特殊生态系统状况下,减少化肥使用量,土壤结构能到改善,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总之,使用了这样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肥和高效微生物菌剂,能在更高层次的生态系统上发挥作用,并且使用一定量的复合肥(或三聚合肥),又与作物种植管理模式相结合,就能大幅度的提高作物品质、提高作物的产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能较大幅度的使农民增产增收。也比原来的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实际效果作用至少提高了一个档次 。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