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成“新宠”理性发展才能走远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809 | 回复数:8

发表于: 2011-3-20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型肥料在成长”系列报道之专家篇

  近些年,缓释肥、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生态肥、多肽尿素等新型肥料成了我国化肥市场的一个个亮点,也成了经销商和农民的新宠,我国新型肥料产业无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期,新型肥料企业在崛起,传统肥料企业也在不断创新产品,并通过发展新型肥料不断提升,实现超越发展。为探讨已然成为市场新宠的新型肥料产业化如何健康发展,在研发和推广上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从行业专家、生产企业和市场流通三个方面,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对产业进行深入分析。

  发展目标:改变“增肥增产”施肥模式 实现“增效增产、减肥降污”

  一直以来,肥料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而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资源和生态的重视,使得肥料科技进步也成了重大课题。针对繁荣发展的新型肥料产业,专家分析认为,一方面,发展新型肥料是发展现代高效节能环保农业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化肥产能的不断增加,化肥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为了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需求差异化并成功立足,产品创新成了企业应对市场的重要法宝。

  “实际上,大力发展新型肥料,目的就是开拓一种‘增效增产、减量降污’的施肥新途径”。华南农业大学新型肥料研究室主任廖宗文如是说。他提出,目前,我国增加肥料投入量提升农作物产量已经达到一个接近饱和的状态,肥料养分利用率下降导致产量增幅下降和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协调施肥与环境资源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长期沿用的增肥增产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发展起来以高利用率为特征的新型肥料,开拓了增效增产、减量降污的新途径,取代“量增效减、产增污更增”的旧施肥模式,对于构建肥料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关系,保障农业可持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金继运也认为,在我国发展新型肥料的重要意义,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需求所决定的。“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质量低,多年依靠化肥的大量投入保证作物持续增产,形成了特有的高投入高产出高度集约化生态脆弱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由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取得了自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7年增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粮食供应也仅仅达到紧平衡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狠抓粮食和其他作物持续增产一点不敢松懈。更何况我们现在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连续增产增收,与发达国家和人少地多的国家比,难度相当大”。

  从用地和养地的角度上,金继运也表示,为什么国外对新型肥料的重视程度和开发力度都不如国内,这也是和我国国情有关,发达国家施肥方式科学,肥料利用率高,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可以降到很低;地多人少的国家的粮食压力不大,可以很好地采取轮耕轮休的方式。而在我国必须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尽可能多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同时保护土壤和环境,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肥料产品和技术上进行创新。

  发展重点:创新发展功能型肥料 科学配比改良传统肥

  正是结合我国农情所存在的客观问题来考虑,高效环保低碳成为目前国内发展新型肥料的主要方向。业内专家认为,一些长效类肥料、腐植酸肥料以及一些功能型肥料,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型肥料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领域,代表新型肥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对缓控释肥信心十足,他提出,缓控释肥一方面在传统的养分吸收方面,通过对养分释放速率的调控,大大提高了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损失对水、气所造成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实现一次性施肥省工省时,不仅满足了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民在播种完就外出打工,没有办法回来追肥的现实需要,而且还解决了部分作物种植过程中没法进行二次施肥的问题,譬如旱区需要覆盖地膜的作物。

  廖宗文也认为,一些功能型肥料具有传统化肥所没有的保水、防病和对农艺性状的调控等新功能。而改良的新技术又使得肥料生产上具有原料来源广、加工条件温和、节能节支等优点,其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都要优于传统化肥。

  不仅如此,业内专家还表示,发展新型肥料需要多角度创新,除另辟领域开发具有新功能的新型肥料外,对现有传统肥料的改良也应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院长张福锁就提出,虽然我国肥料行业发展快速但产品创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农民投入不断增加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据测算,目前复混肥产品多达3万多个,但其中只有3%左右的产品符合土壤和作物需要,盲目发展的复混肥每年浪费的养分价值大约有268亿元。

  对此,高祥照大力呼吁,科研院所和企业在致力于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改良现有的复合(混)肥产品,从产品内涵上,从养分形态和含量的科学配比上以及从肥料剂型上着手,搞好市场调研,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此外,他还建议,有好肥料和能够用好肥料同样重要,要想真正提高肥料利用率,从根本上做到不浪费,还需要有科学的施肥方法,因此还应该多给农民提供农化服务,多做培训,多管齐下方能作到治标又治本。

  此外,专家还提醒企业在选择研发新型产品时,要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关注那些能够持续发展有生命力的产品,首先要对产品的科学性进行论证,另外要切合市场需求。

  发展建议:准确界定肥料种类 鼓励扶持优势企业

  新型肥料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推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业内专家表示,要想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持理性。在大力发展新型肥料产业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新型肥料市场还尚不完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新平就提出,目前新型肥料的标准和概念模糊,由于现在只要不是传统肥料就是新型肥料,在肥料种类划分上也没有明确标准,市场上产品五花八门,产品质量也不稳定,给消费者带来困扰,同时也给一些炒作概念、借助新型肥料的噱头坑农害农的不法厂家带来可乘之机。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极大地伤害了有实力企业研发积极性,不利于行业发展。他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应该将大家常接触到的几大类肥料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并制定标准进行规范管理。

  此外,一些企业对于新型肥料研发还带有一定盲目性。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主任李俊说:“这具体表现在新型肥料研发几乎成为化肥行业‘全民运动’,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开发新产品,此外,在新型肥料产品推广方面,企业也往往缺少针对性,过分夸大宣传,将新型肥料当作包治百病的 ‘灵丹妙药’”。他强调说,虽然很多企业对于新型肥料研发投入都不遗余力,有些企业每年都拿出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来进行新产品开发,但并不能起到很好效果。事实上,在所有生产新型肥料的企业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是真正有实力进行新产品研发的,这和目前国内科研力量的短缺也有很大关系。而研发出来的新型肥料产品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地区的所有作物,在推广时,应该考虑到肥料施用的适用范围和投入产出比。

  专家呼吁,推进新型肥料产业发展需要科研部门和肥料行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国家在具体政策上给予支持。譬如加大科研投入,壮大研发人员队伍,在宏观上能够指导新型肥料研发的方向,同时从政策上鼓励扶持一些优势企业,帮助他们从产品标准、质量安全、价格方面能够起到标杆作用,最好还能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增强企业自律,加深行业交流,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无论如何,现阶段我国农业形势的变化已经新型肥料带来了更多机遇,为更好地推动新型肥料产业科学发展,搭建畅通产销平台,3月15-18日,中国农资传媒将偕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将提供良好的对外贸易平台,同时还将搭建起国际国内生产与流通对话的桥梁。结合我国新型肥料产业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对接,以及生产优势与流通优势的对接等问题,深度探讨市场未来发展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平衡之道。
Are you my Snowman?
发表于: 2011-3-21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新型肥料!
发表于: 2011-3-21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型肥料应该会是以后大的发展趋势吧。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www.nongzi100.com
发表于: 2011-3-22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货多的是啊
发表于: 2011-3-22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liyan1983 的帖子

对啊,这个是现在叶面肥市场很大的问题
Are you my Snowman?
发表于: 2011-3-24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usan 的帖子

如果市场不会乱成惨不忍睹的话,那他就应该是趋势
Are you my Snowman?
发表于: 2011-3-25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Snowice 的帖子

一提到这个就很难说了
发表于: 2011-3-25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susan 的帖子

唉,还真是这样,只能等几年,看看农资整合的力度怎样再说话了
Are you my Snowman?
发表于: 2011-4-2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型肥料是以后生产的主流,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