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营销心得体会感悟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535 | 回复数:2

发表于: 2011-3-25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有人说:“农资整合,是大趋势,是方向。”

这个,我也知道市场整合是大趋势。那么100年之后整合,算是整合吗?这100年之后的整合对“现在”有意义吗?此时此刻谈农资整合,总得有个整合的前提条件与时间界限啊。各种条件不满足,时间也不具体(无限长的时间),整合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吗?200年之后,也说不准的。

人都是要死的,人是面死而生的,“人固有一死”。这也是趋势与方向。可对于很多人而言,死亡是很遥远的事情,不必杞人忧天。

目前的“整合说”都是空话,因为各种条件与要求都不具备,怎么整合呢?谁来整合谁呢?这些都是理论上的问题,不是现实中的问题,没有现实意义与讨论价值。



2、关于外资农药产品(如康宽等)问题。

   外资农药公司的产品优势(发明专利),我们必须承认,也不得不承认的。但是产品优势,并不等于市场优势。有好产品,并不等于就有好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垄断。

假若是国内的民营公司来操作外资的专利产品,市场一定比老外做得更好更强的。在常规农药领域,老外更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了,只能以退为进了。

老外不但没有整合中国市场,反而在中国市场上逐步萎缩和退步,面对中国民营农药企业坐大和壮大,也是束手无策啊。

中国是外资农药的“滑铁卢”。



3、有人说“农药市场是优胜劣汰,那么中小企业将来必然会被淘汰的”。

   非也。适应者生存,并不等于“优胜、劣汰”。在恶劣的农资环境里,强大者不一定能快速地适应环境,低劣者也许更能快速适应环境。

恐龙被淘汰了几万年,而苍蝇和蚊子却依然存在。

农药行业,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劣币驱逐良币,正品占不了便宜,次品反而大行其道。大企业有大企业的发展之道,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生产之道。

农药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自由竞争、充分竞争的市场,在无暴利的情况下,大企业要整合小公司很艰难的。



4、有人说“土地承包权流转与转让,一定会成为主流”。

   非也。农民拥有的是“承包权”,非“所有权”。承包人拥有的是“承包权”,转让人转让的也是“承包权”。转让人还有牵挂(思想上有退路),承包人还有顾虑(时间不长;万一别人回农村,咋办?)。这样的土地经营制度,公不像公有,私不像私有,产权模糊,利益模糊,双方都不能从长远计议地投资。

加之,农民自己的土地不能买卖,农民的房子也不能买卖,农民自己的地产和房产不能变现为资产,有作为的农民赤手空拳地进城,没有资本融入到城市,这样就徘徊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两边遥望,两边不落地而处于悬空状态。

读初中时候,课本里有鲁迅的母亲把绍兴老家的地产(私有土地)和房产(私有房子)都卖掉,移居到上海去,到上海买房子去。后来我到绍兴现场参观,感觉鲁迅母亲真是很有眼光的,她完全脱离了小农意识,骨子里有现代市民思想——变卖田地和地产,变卖房产和物业(资产被变现了,死钱变成了活钱),积极参与城市化。

我有个亲戚,是黑龙江大庆肇州一乡下农村的。他家隔壁的邻居,就把房子以10000元卖给别人(四间土坯房子,带宅基地)——尽管在法律上并不保护这个交易;另外还把自己的田地以180元/亩承包给别人,到哈尔滨去“站大岗”(站大街)——打散工、揽零活。过年时候,回老爸那里“蹭”一段时间。



上面两个例子说明:鲁迅母亲在私有化情况下,更容易城市化;在集体所有制或公有化情况下,农民不容易城市化。私有化在处理地产与房产上,更有力量。公有化却拖泥带水的,限制了农民的手脚。



东南沿海的农村土地虽然流转的很多,但有些被变相地成为“非农”产业的用地(如动物养殖、特色种植、花卉园艺、果树瓜类、房地产、工商开发、非农产业等等),真正种大田农作物的并不多。可西部和中部呢?大西北的部分土地,基本很少人去承包的啊。



5、有人说“混乱只是暂时的,市场将来一定会是整合的、有序的”。

    有些话,说了也是白说,或等于没说。

农资市场混乱,最深层的原因是土地被严重地细分和分割,农民各自分散地种植。也就是说,先有土地的分散,其次才有零售渠道的低门槛准入而导致农资店面多,然后才导致农资生产厂家多,最后才导致农资市场的散乱,而不是相反顺序的。

美国、加拿大等国,先有土地被整合,其次农资渠道被整合,然后农资生产厂家被整合,最后才形成规范有序(甚至寡头垄断的)的农资市场。

中国与美国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不要把美国整合的结果当作是中国要整合的原因。



6、关于土地承包费用问题:有人说土地转包费为700元,比自己种地还划算。

   土地承包费用700元,是一年的还是几年的?如果是一年的,光土地承包费用就700元/年,那还有其它费用(农药、种子肥料、机械、人工、水电费、银行利息和自己的工资等等),哪还能赚什么钱啊?新疆农村土地承包费用是150元左右/年,黑龙江农村土地承包费用大概是180元左右/年(中等土地,水源尚可,种葵花籽),上海郊区土地转包费用大概800元左右/年(安徽人承包上海郊区土地种西瓜或者果树等,2009年时)。

按照国外的研究,很早的时候,一个农业家庭要达到小康,“在美国,一个以农为业的小康之家,需要拥有的一级农地大约是中国的三百亩。”(张五常)。

另外,即使在美国,纯粹农场主的年收入只相当于美国人均年收入的80%左右,可见即使在美国,从经济角度看,农场主也不比普通美国人(中产阶级)过得好的。当然,如果要算上那些悠闲、自由与田园风光,那就不好比较了。

纯粹依靠种植业为生,注定是发不了大财的,这是必然的。种植业领域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亿万富翁或者千万富翁的,这是全世界(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的现实状况。

“一年能富江湖客,十年难富种田人。”这是中国的古话,充满了智慧的。



7、目前土地承包制度与转包问题。

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集体(国家或官僚)所有,私人承包,公不像公有,似不像私有,产权不清晰,土地私有制“犹抱琵琶半遮面”,就像块“遮羞布”一样,半推半不就,导致承包人也不敢长线投资安心的当地主。私有制存在近3000多年,可公有制存在还不到70年。

农民拥有土地却不能买卖,农民拥有房产却不能抵押贷款,说起来农民有田有地有房产,可在银行看来却无法变现为资产的。农民如同抱着金银财宝去乞讨的乞丐。

从法律上看,农民是真正的“无产者”——自己的土地变现不了钱,自己的房子也变现不了钱,所有银行不认帐的(种田人在银行看来是无产者)。



8、关于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问题。

80后、90后(新生代),逃离农村,逃离种植业,这是完全正确的,“不当农民”,才是新生代最好的选择。也许是被迫无奈,也许是主动选择,也许是误打误撞走了正路。

从事种植业,是没有出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更是没有未来的。

“逃离”农业,是合理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不当农民”,是明智之举,是正确的方向。



9、关于“超脱论”“悲观论”。

   明“知其不可为”,就不为,就不强为,就不乱为,不瞎作为,不强干,不蛮干,不瞎干。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啊。

顺其乱,不逆向而动,在乱中求胜,在乱中取胜,不逞能,不盲目乐观。

“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超脱”,是为了超越;“悲观”,是为了积聚力量。这难道有错吗?



10、关于官府财政补贴、各种惠农政策与“一号文件”等问题。

很多人误读了国家三农政策多少年,至今依然在误读。农业补贴政策恰恰说明农业的虚弱性(假若农产品市场需求强劲,还需要国家补贴吗?)与亏损性(假若种植业能赢利,还需要国家补贴吗?)。种植业基本上是“明亏”或者“暗亏”(这还不包括农民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难以扩大再生产。农业补贴对农民而言微不足道,如同九牛之一毛而已。

“财政补贴”等惠农政策,还向农民发出错误的市场“信号”,误导农民兄弟啊,诱惑农民老实地种地啊,属于典型的“好心”办坏事,“好心”办错事,让农民还对传统农业产生幻觉与依恋,以为还有盼头与希望,给农民产生假象与错觉——导致那些已经进城了的农民“返乡”“回家”,还以为种田有望,以为农业能富家呢!

各种补贴、各种惠农政策,表面上是好心帮农民,实际上是“害了”很多农民——使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与种植,不敢决然地进城,还对农业产生依恋与牵挂,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

事实上,即使他老子不进城,可他儿子或者孙子最终还是要进城的,迟进不如早进,迟走不如早走。何必阻拦这个大趋势呢?

“三农”因为“一号文件”而有所改观吗?农民因为“一号文件”而富裕了吗?答案是“没有”。因此,把三农的希望,寄托在“一号文件”上,是不靠谱的。可是,很多人却总是抱乐观态度,认为“一号文件”能救农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事实却不如大家所愿,甚至背道而弛——在政治上越来越高调乐观三农行业,在经济上农民利益越来越不容乐观(农民相对更加贫困,城乡差距更拉大)。

事实上,中国一直有一种倾向——“把三农政治化”,把三农问题当作“基础”问题,被无限地上纲上线,动辄牵扯到“政治高度”上来。结果在政治上很高调,在实际利益上却很低迷,农民的收入疲软不振甚至相对下降了。

因此,“一号文件”可谓好心办坏事,帮倒忙,往往把三农问题复杂化了,也政治化了,而这与市场化趋势背道而弛——在市场经济中搞政治导向,牺牲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也搅乱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导致农民对“一号文件”心存幻想,过于依恋土地和田园,而没有在市场经济中寻找自己的真正出路——远离种植业,逃离农村,成为非农。

以上为熊兴平回复各位农资网友问,希望能给农资营销人一点感悟
等待太久得来的东西,多半已经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 www.nongzi100.com——农资网 www.nongzi.me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1-3-25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很好,回答也很好,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观点看法。
比如我对其中几个问题的回答就不是很赞同,可能所处的立场不同吧
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希望她能从桥上走过,我能看一眼她……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 www.nongzi100.com--中国农资联盟农资网 www.nongzi.me
发表于: 2011-3-26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真的觉得对1、3、5的回答非常有个性,其实仔细想想这也是事实啊,只有喊的没有执行的,市场也不是说整合就整合得了的啊
等待太久得来的东西,多半已经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 www.nongzi100.com——农资网 www.nongzi.me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