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代表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836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1-3-31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之港湾 http_imgload
在论证我的观点之前,我想先批驳几种错误的观点。即所谓“不破不立”。
  1。 佛法不是唯心论。
  说佛学是唯心的完全是个误会。这个说法其实把佛学与哲学混为一谈了。殊不知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哲学研究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而佛学则在于证到真如实相,以解决生死为主题。此外,佛学上说:“心本无生因境有”,这说明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即佛学也是讲物质的,物是第一性的,心是第二性的,是存在决定意识。所以说,佛学不是唯心论。
  2。 佛学不单是“劝人为善”。
  佛学当然要“劝人为善”,但是对佛学的理解不能仅限于此。在今天这个社会里,人在物欲面前会变得自私,会因此而勾心斗角。“劝人为善”可以治标,但根本上是要人们屏弃私心,要有为善的“忘我”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觉悟,否则如何“为善”也是枉然。
  3。 佛学不是消极避世。
  当然有消极避世而学佛的人,但不可以此来误解佛学。无论如何,和尚也要吃喝拉撒,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修习佛学的人也和普通人一样努力工作,获得报酬。佛经上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这个道理。佛经上又说:“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可见佛学是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佛的人当然不能“消极避世”,即使要“避”,也全无可能。否则只能误入歧途。因此六祖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由此可见,佛学有益于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关于这一点,尚有两点可作补充:
  1。 宗教需求。
  人活在世间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由此而产生迷惑和烦恼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哲学等科学当然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不是全部,尤其是那些关于生死、价值、追求的终极问题。这个时候,人就有了宗教的需求。学佛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有勇气面对困惑的,积极的表现。假如对那些问题视而不见,那只会浑浑噩噩,才是真正的消极。
  2。 出世与入世。
  佛学上有“出世”、“入世”的说法。佛家历史上常有这样的记载:某某人遭了什么打击,堪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是为出世;某某人本在方外,又如何疾苦民生,出世解救世人。其实无论出世或者入世,只是形式的改变,本质并无不同。人还是那个人,心性也还是那个心性。难道他会因此而完全地忘记烦恼吗?那又何必出家呢?难道他会忘了修行吗?他的出世原本也是修行的一种啊!所以说出世与入世原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统一体。就像我,在大学里选修了《佛学与人生》,假如把课上学到的东西拿到生活中来思考、分析、比较、实证,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就是学佛的积极之处,学佛不是要当和尚,用佛的学说和思想来整理自己,解决困惑,使自己更轻松,使自己的生活积极,并且少走弯路,这也不是很好吗?
  以上是我对佛学与人生的一点看法,综上所叙,我认为:学佛代表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农业需要可持续发展,农药需要可持续营销!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