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大量小麦患腥黑穗病,一捏变黑末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383 | 回复数:0

联盟管理 发表于: 2011-6-19 19: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6月13日,合阳县城关镇大郭村一村民反映,不少村民种植的小麦今年成了“黑麦”。这种麦子不是往常那种饱满的金黄色,而是呈现干瘪的黑色,用手一捏就成了黑色粉末。

      接到群众反映后,合阳县农业局立即组织植保站、种子管理站及农艺人员前往大郭村调查,确定该村两户村民共11亩约1750公斤小麦染上了腥黑穗病,患病麦粒约占小麦产量的20%。
  合阳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宏介绍,腥黑穗病俗称腥乌麦、臭黑疸,因病粒含有鱼腥气味而得名。此病是一种由土壤、粪肥、种子、农机跨区作业传播,芽期侵染的真菌性病害。病粒内部充满黑色粉末,破裂后散发出鱼腥气味。该病菌对人畜有毒,病粒不能食用,且传播途径多,发病迅速,一个地区发生此病后,如不采取防治措施,3年内发病率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达5~7年,此病传入一个地区后很难根治。去年该病被确定为陕西省补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李宏解释,合阳县引进“晋麦47”品种时间早,种植面积大,而其抗腥黑穗病性较差。山西省由于此品种病害严重,2008年就将该品种淘汰。合阳县为了增强品种抗性,近年来引进了十几个替代品种开展实验示范,由于丰产不及“晋麦47”,农民不愿接受。今年由于气候等因素,发病有上升趋势。

腥黑穗病防治方法
  一、选用抗病品种;二、采用无菌种子;三、轮作倒茬;四、药剂拌种;五、高温沤制粪肥,不施用带菌肥料,深翻土壤,精细整地,适当早播浅播,避免晚播深播;六、设法控制农机具带菌传播;七、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止病菌人为传播。

做一个思想的农业人!http://www.nongzi100.com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