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baozhong 于 2014-2-23 16:52 编辑 一、危害及症状: 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出现烂芽,病菌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苗期侵染发生在小麦3-4叶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病斑,后抽不出新叶而致病枯死。拨节期在小麦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梭形病斑,若继续侵染,茎基部烂一部分,再重者形成茎杆全烂,造成枯株白穗。纹枯病危害一般减产20-40%,严重地块形成死棵白穗或颗粒无收。 二、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小麦纹枯病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小麦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为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发生期和死棵白穗发生期。冬前发病期、越冬期为发病较缓慢,都在近地面叶鞘上发生,横向扩展期即春季2月中旬至4月中旬,气温回升,小麦正处于返青、起身、拨节期,小麦生长旺盛,茎叶组织幼嫩,加上湿度适中,最适宜病菌扩展、蔓延。严重发生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随植株茎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侵染茎杆,导致死棵,白穗发生,减产定局。发展适温20℃左右,凡冬暖年份发病较重。今年黄淮麦区属暖冬,今年可能要重发生,所以不可忽视。 三、防治技术 根据小麦纹枯病发生趋势,防治小麦纹枯病应抓好二项较有效的防治技术: 1、抓住关键季节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生长的全过程都可侵染,但防治最有效,最省力的时机是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中下旬,正是小麦返青、起身、拨节期,这时麦苗较小,喷药比较容易集中喷到小麦茎基部,起到较理想的作用。喷晚了小麦茎杆高、叶片大,喷药时既费工、费药,也很难喷到基部茎杆或鞘上,达不到防治效果。 2、分期防治:①小麦返青期(2月中下旬)结合喷洒麦田除草剂时每亩用20%井岗霉素20克,兑水30公斤或15%三唑酮粉80-1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洒植株基部,可有效防治纹枯病侵染。②起身拨节期用20%三唑酮乳油,每亩60克兑水30公斤喷洒小麦茎叶即能预防又能治疗小麦纹枯病,同时还兼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效果最佳。间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既有效控制纹枯病的病菌侵染,同时还兼治白粉病和锈病。如果用丙环唑防治,还可兼治小麦根腐病、白粉病。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