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杀菌剂施用的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6342 | 回复数:4

发表于: 2010-10-22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种杀菌剂施用的注意事项
    一、 速克灵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是防治灰霉病的良药。如果用量低于2000倍,就会对对作物产生大量落花落果或抑制生长点的生长。因此,生产上必须用2000-2500倍。

    二、代森铵代森铵系有机硫杀菌剂。呈弱碱性,渗透力强,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常用剂型为45%水剂。用代森铵防治许多蔬菜病害效果显著,但使用浓度过高或中午高温时用药、重复用药等,会产生药害,常使叶片穿孔,产生药害斑点。代森铵对气温比较敏感,一般喷药应在午前或午后进行,中午气温较高应停止用药,生长前期气温较低,一般在25℃以下,使用浓度1200-1300倍,生长中后期气温较高,在30℃以上时,可用1400-1500倍,如能选择在多云天气应用更安全。要把握喷药时期,力求只喷一次,切忌忽轻忽重,更不能重复喷药。代森铵不宜与高浓度的其它粉制剂农药混合使用。

    三、 菌核净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是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的高效杀菌剂,在幼苗期每亩只能用20-25克,对水量必须保证30-40公斤,在成株或结果期每亩也只能用40-50克,若超过用药量,就超过了作物叶面的忍受力,就会产生花叶、焦叶甚至落叶。

    四、 可杀得 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早疫病、褐斑病的理想药剂。早期幼苗使用倍数700倍液,否则会产生药害;后期也只能用500倍液,如再提高浓度到 300-400倍液,就会产生药害,造成抑制生长,心叶卷曲、僵化、叶片浓绿增厚,已结果实僵硬等症状。

    五、 烯唑醇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是防治茎枯病的三唑类药剂,使用倍数为1500倍以上,最高只能用1200倍,否则会产生药害,抑制生长,使作物矮化。烯唑醇防治白粉病效果优良,但在黄瓜、西瓜等瓜类作物上使用极易产生药害,应禁用。用3000-4000倍液即显著掏生长,使植株矮化或僵苗。茄果类蔬菜上也要慎用。

    六、丰收纯 12.5%丰收纯可湿性粉剂是含烯唑醇的的复配杀菌剂。最高使用浓度为500倍,瓜类作物、茄果类蔬菜上要慎用或禁用。
.
联盟管理 发表于: 2010-10-22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0-22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药在蔬菜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菜农获得高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发生药害情况屡见不鲜,从而也为菜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掌握蔬菜药害的类型及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安全使用农药不可忽视的问题。药害一般为以下三种类型。

    残留型药害:这种药害的特点是施药后,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油菜、豆类等作物产生药害。这种药害多在下茬作物种子发芽阶段出现,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这种药害较难诊断,容易和肥害等混淆。可采用了解前茬作物的栽培管理情况、农药使用情况、土壤测试等措施诊断,防止误诊而造成损失。

    慢性型药害:这种药害施药后症状不立即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潜伏性,使蔬菜生长受阻,果实风味变差等。这种药害往往很难诊断,易和其他生理性病害相混淆。诊断时,可采用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施药种类、数量、面积和植株对照的方法诊断。

    急性型药害:这种药害具有发生快、症状明显的特点,一般在施药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就可出现症状,一般表现为蔬菜叶片出现斑点、穿孔、焦灼、卷曲、畸形、枯萎、黄化、失绿或白化等。根部受害表现为根部短粗肥大,根毛稀少,根皮变黄或变厚、发脆、腐烂等。种子受害表现为不能发芽或发芽缓慢等。植株受害表现为落花、落蕾,果实畸形、变小、出现斑点,褐果、锈果、落果等。这种药害多是由于过量使用农药或使用农药进行种子处理不当所致。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0-10-23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下来,慢慢看
发表于: 2012-8-30 23: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哦  不过还是很少哦   还有几种杀菌剂的药害有没有呀  朋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