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5974 | 回复数:5
事件背景: 忙碌的五月,春耕在北方几个粮食主产区已经陆续结束,恰逢销售旺季的肥料市场却显得不温不火,呈现出“旺季不旺”异动局面。一方面,化肥原材料、煤炭价格、运输费用的持续攀升使大多数化肥生产厂家因资金不足而被迫大面积的减产或限产;另一方面,化肥价位过高及市场竞争激烈也引发了下游经销商持续观望及农民购肥不积极的销售窘境。厂家的无力、经销商的谨慎、农民的持币观望在今年的市场上形成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反应链:旺季面临冷市,农资厂商叫苦不迭。针对这种情况,农资行业里选出了农民、农资经销商、农资生产厂家紧急召开了农资行业“三大代表”代表大会,会议实况记录如下:
农民申诉: 现在是用肥旺季,可是肥料价格稳居高位,特别是磷肥、复合肥,涨的幅度让人吃不消。对于农民来说,肥料成本增加了,但粮食价格并没有相应提高,再加上今年春天比较干旱,粮食能不能丰产,我们做农民的也把握不准,所以购买春耕用肥我们也很犹豫啊,想等等看,等价格低点儿再买。这也没办法,不是不想买,是不敢买,买不起啊!也不知道是啥原因,今年农资涨价涨那么多。
厂家叫屈: 做企业讲究的就是合作共赢,厂家生产的产品经过经销商传递给农民,经销商赚钱了,农民接受了,产品的生产、供应、销售才能一切顺利,旺季畅销,合作共赢才容易实现。而今年呢?原材料涨了,厂家的生产成本大幅度的上涨,再加上运输费用的增加,产品价格上涨也是无奈之举,很多生产厂家也因资金不足不能取得足够的原材料而限产甚至停产,为了保住企业的发展,这一系列因素迫使农资产品价格不涨也得涨,价格涨了,农民不买单,经销商不进货,我们厂家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经销商默然: 厂家定的价格那么高,现在选择进货风险挺大,我们可不敢大批量进货,去年囤的产品还有一些,先卖着再说吧,实在不行,再小批量购进,不担风险,谨慎点没坏处,等着价格降下来了再进也不迟。
仲裁观点:通过上述陈述,大致可以看出,今年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厂家、经销商、农民三方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各持己见,面对今年特殊的市场环境,厂家、经销商、农民原来的合作共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逐渐呈现出三方博弈的状态,似乎都在等,又似乎都在等着其他一方先让步,面对这种窘境,谁是赢家呢?答案不得而知,分不出胜负,反而影响了耕种销售的良时,那么面对这种窘境,如何突围呢?首先经销商要稳定化肥价格和供应,保证农民利益才是发展的生财之道。其次,企业一定要着眼长远,千方百计降本增效。最后,国家要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只有通过这种形式刺激农民购买化肥,积极的进行春耕生产,三方博弈的局面才能彻底打破,农资产品的供应、销售才能顺利进行。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