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4922 | 回复数:2
专题—农药剂型 第九章 控制释放技术及缓释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1.控制释放技术: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考虑到农药的传统加工剂型、施用方法及环境条件对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效果、安全性及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通过加工技术使农药有效成分按必需的剂量和特定的时间内,持续稳定地释放,以达到经济、有效、安全的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 2.缓释剂: 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农药贮存于加工产品中,然后在特定时间内,农药有效成分从加工产品中有控制缓慢释放出来的农药剂型。 二、缓释剂的高分子缓释载体 1.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淀粉、阿拉伯胶等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聚乙烯、聚丙烯等。 第一节 概述 三、缓释剂的特性 1.降低了环境中光、空气、水和微生物对原药的分解,减少了挥发、流失的可能性,并改变了释放性能,从而使残效期延长、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少 2.使高毒农药低毒化,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作物的药害。 3.减少了飘逸,贮运和施用简便。 四、缓释剂的分类 物理型缓释剂:利用包衣封闭与药剂渗透,贮存体吸附与药剂扩散,药剂和贮存体溶解固化与药剂解析等制备的缓释剂。 化学型缓释剂:是农药与载体(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缓释剂。 第二节 微胶囊剂 微胶囊剂 是将原药包入某种对人畜无害的高分子微囊中的剂型,靠改变囊壁厚度和孔隙大小来控制药液释放速度。 一、微胶囊的组成和制造方法 (一)微胶囊剂有囊核和囊皮组成。 囊核为活性成分,囊皮大多为无害高分子化合物。 (二)制造方法 1.物理法 (1)锅式涂层法 (2)空气悬浮涂层法 (3)喷雾干燥涂层法 (4)静电定向沉积法 (5)多孔离心挤压法 2.物理化学法 囊核物质分散于囊皮材料的聚合物溶液中,用降温、盐析、异性溶剂、异性聚合物等诱发相互作用等方法,使之发生相变,让囊皮物质在囊核物质上吸着、扩展,然后用加温、交联或脱溶等技术而分散成无数独立微囊。 3.化学法 通过化学反应使囊皮物质附着在囊核周围形成微胶囊的方法。 (1)界面聚合法 (2)凝聚相分离法 (1)界面聚合法 以囊核物为分散相,以分散介质为连续相,在界面上发生聚合,生成高分子半透膜,将分散的的囊合物微粒包裹起来的方法。 (1)界面聚合法-微胶囊特性的控制 A.分散剂的性质和搅拌速度决定微胶囊剂粒子的大小; B.成囊单体用量和反应时间决定囊皮的厚度; (1)界面聚合法-微胶囊特性的控制 C.搅拌速度应先快,形成囊后减慢速度; D.保持干燥、隔绝空气。 E.反应酸碱度和温度根据具体要求来调节。 (1)界面聚合法-优点 加工方法简单,反应时间短,可连续生产,可以制得活性物质含量很高的微胶囊剂,所得微胶囊的囊壁渗透性较好,颗粒直径可以通过搅拌强度或加以表面活性剂来调节,易于操作。 (1)界面聚合法-缺点 会有未反应的单体,易发生副反应,不适合包覆要求密封的芯材。 2)凝聚相分离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液体、固体和分散体的微胶囊制作,但仅适用于低毒化学合成农药或生物农药。 (2)凝聚相分离法 过程: 三个互不溶混的化学相的形成;囊皮物质在囊核上的沉积;囊皮的固化。 (2)凝聚相分离法-成囊方法 A.利用温度变化 B.加入另种不相容的聚合物 C.加入另种不溶解的溶剂 D.盐析法 E.相反电荷的复合物凝聚法 F.脱溶剂法 4.生物微胶囊法 利用酵母菌干细胞制造微胶囊剂。 步骤: 1.干细胞放在由农药-酒精-水的溶液中浸泡、溶胀 2.渗透达到平衡后利用空气或冷凝干燥去除酒精和水 3.得到干燥的农药胶囊固体粉末 二、微胶囊剂的释放途径 1.囊皮内药剂的蒸汽压、渗透压的渗透; 2.囊内外药剂浓度梯度的扩散; 3.化学侵蚀和微生物对囊皮的降解使囊内药剂外溢; 4.外界挤压、摩擦等使囊皮破裂,囊内药剂溶出。 第三节 其他物理型缓释剂 一、包结化合物 原药分子通过氢键、范德华力、自由电子授受及偶极矩、极化等作用,与另外的化合物形成不同空间结构的新的分子化合物称为包结化合物。 主要原料:环糊精(CD)、β-环糊精 二、多层带制品 多层带制品由富集着农药的多孔性纤维品或某些高分子聚合物的贮药层和决定药剂扩散素的的膜层所构成。 1.组成:贮药层和保护层组成。 2.制造方法:粘接法、涂膜法、涂囊层法。 三、空心纤维及吸附性制品 (一)空心纤维 空心纤维是属于无控制膜的贮存系统,即利用空心纤维的毛细孔吸附,来保持和控制农药的释放。 (二)吸附性制品 即将药剂吸附于无机、有机或天然吸附性载体中,以此作为贮存体,然后涂以控制性外膜。 吸附性载体:氧化铝、膨润土、沸石等 外膜:烯烃类高分子聚合物蜡类物质等。 制作方法:包膜法、浸渍法 四、均一体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农药均匀地分散或溶解于高分子聚合物或弹性基质(橡胶)中,形成固溶体、凝胶体和分散体,然后按使用的需要加工成型。 方法:热成型法、冷成型法 第四节 化学型缓释剂 定义 利用农药本身的活性基团,在不破坏原化学结构的条件下,自身缩聚,或与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直接或间接化学结合,形成在自然界可以逐步降解的新的高分子农药,即为化学型缓释剂。 一、农药自身聚(缩)成高分子农药 防污剂砷酸-钠单独或在硫磺存在下熔融脱水生成无机酸酐。 二、原药与高分子化合物直接结合 当原药与含有OH、SH、NH、CHO或羧酸、磺酸、磷酸酸酐、酰亚胺等的高聚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缓释高分子农药。 三、通过交联(桥联)剂与高分子结合 当原药中含有-OH、-SH、-NH2等基团时可以与活泼的交联剂结合,再与高聚物生成高分子农药。 四、与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形成络合物或分子化合物 敌敌钙:敌敌畏与CaCl2反应生成,水溶性、稳定性、残效期增加,毒性、气味降低。 ————本帖来自中国农资联盟农资人论坛,如有转载,请注明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