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青枯病症状及防治方案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953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6-5-25 1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生青枯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 湖北、江苏和安徽等地,尤以南方各省(区)发病严重。随着病区的扩 大,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地也有发生,且部分地区逐渐严 重。一般发病率10%一2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花生感 病后常全株死亡,造成损失严重。
   
【症状】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 以花期最易发病。主要侵染根部,致主根根尖变褐软腐,根瘤墨绿 色。病原从根部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纵切根茎部,初期导 管变浅褐色,后期变黑褐色。横切病部,呈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变成 深褐色,在湿润条件下或用手捏压时溢出浑浊的白色细菌脓液。病 株上的果柄、荚果呈黑褐色湿腐状。病株最初表现萎蔫,早上延迟 开叶,午后提前合叶。通常是主茎顶梢第l、2片叶首先表现症状, l一2天后,全株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叶色暗淡,呈绿色,故称 “青枯”。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大力推广水早轮作或花生与冬小 麦轮作。增施无病有机肥料,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 度.减轻病害发生。通过深拼、深翻、严整土地等措施,提高土壤 保水、保肥能力。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施足基 肥,增施磷、钾肥,适施氮肥,定期喷施叶面肥,增强抗逆性。及 时开挖和疏通排水沟,实行高畦地膜栽培,避免雨后积水。出间发 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集中深埋,并用石灰消毒。铲除田 地周围的杂草,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病源。
   
由于此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发病后进行药剂防治。通常难以 达到治疗效果,目前尚无很好的药剂,应该在病害发生前和发病初 期喷药预防。可用下列药剂:
85%苍抓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500一600倍液;


50%氯浪异氰尿酸可溶性液剂1000一1 200倍液;


72%农用硫酸链称素叮溶性粉剂3 500一4000倍液;
   
25%络氨铜水剂300一500倍液;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洲吝液喷淋根部,间隔7一10天喷试一次,连喷3一4次防治。     



联盟管理 发表于: 2016-5-25 11: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不要加广告 谢谢

做一个思想的农业人!http://www.nongzi100.com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