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6782 | 回复数:8
农药行业的四种整合方式 上篇帖子谈到市场整合是大势,很多网友质疑:如何整合?整合成啥样?是否过于乐观? 本贴主要讨论:通过什么方式来整合?哪种整合方式会起主导作用?有没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整合?权作抛砖引玉,欢迎拍砖! 我国农药行业在原药上的整合已经初见成效,各大型企业及区域性龙头的原药企业大都依赖资本运营,迅速进行并购重组,通过规模扩张来做大、做强企业。原药类企业的整合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制剂类企业的整合虽然晚于原药类企业,但种种迹象和数据表明,制剂类企业也已经开始进入整合期,市场洗牌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一些大的企业已经迫不及待的先觉先行,希望早日成为行业整合浪潮中的佼佼者,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市场蛋糕份额,牢固行业领头的市场地位,甚至走向国外市场。 制剂类企业整合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 1、资本整合: 如今,大企业虎视眈眈,在不断寻找具有优质资源、互补资源的中小企业,日子过得艰难的或者渴求突破发展瓶颈的中小企业,也在忙着四处找婆家,力图通过企业重组摆脱经营困境,,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或者尽可能的卖个好价钱,早日脱离苦海。 12月28日,深圳诺普信披露拟以1.05亿元受让常隆化工持有的常隆农化35%股权,该公司2010年4月已经全资收购福建新农大正,参股、控股西安标正、山东兆丰年、成都皇牌、东莞施普旺、青岛星牌、湖南大方、济南绿邦、中港泰富等,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农药制剂企业,正利用资本优势在全国主要农业大省陆续完成生产和营销布局,蓄势待发;昆吾九鼎已经投资广西田园、江苏辉丰、江苏中旗、惠州中迅、江苏利民等企业,且已经尝到甜头,对农药行业信心满怀;2010年12月30日,利尔化学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拟以现金1.7亿元认购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并预测交易完成后营业收入将实现超过100%的增长,净利润约增长28%。 农药企业兼并重组之风愈演愈烈,农药行业利用资本优势跑马圈地已经开始,异地收购,生产布局,资源互补,抢占市场,未来行业整合的力度和速度会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制剂企业筹划上市,原药和制剂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都会取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在岁末年初交替之际,农药行业频频传出并购消息可以明显看出:在《农药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家产业政策正在推动农药行业并购重组的步伐加快,农药企业寻求发展壮大的紧迫感增强,参与并购重组的热情空前高涨,并且带动了更多的农药企业积极筹划上市,利用资本优势来参与竞争和整合,业内人士预测,农药行业在度过三个“小年”后并购提速,或许预示着2011年将进入行业洗牌期。 2、市场整合: 近几年,农药市场的恶性竞争以及天气灾害,让农药企业的利润在保本线上挣扎,农药行业连续三年的“小年”,正处于行业低迷期,经营成本上升,行业监管越来越严格,国内产业门槛日益提高,环保政策日趋严厉,高污染的农药企业备受舆论压力,让很多中小企业日子都过得越来越艰难,甚至悄无声息的消失、死亡。产能过剩、市场分散和竞争加剧是引发我国农药行业整合的内在动力,龙头企业将在行业整合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发展机会。 3、土地整合: 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在江西、湖南、湖北等水稻区,传统的家庭少量种植正向大户集中种植变化,土地正在逐渐集中化,已经很少有种几亩地的种植户了,机械化代替了大量的劳动力;越来越多的专业种植户到异地承保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西瓜、药材等;福建、海南已经出现很多专业种植大户和种植基地,种植蔬菜、西瓜、果树等;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选择再创业,承包土地种植2400亩冰糖橙,果园面积5平方公里,占地2400亩,共有果树340000棵,果园农户210人,公司管理人员40人,临时工100余人,整个加起来近400人。 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逐渐专业化,专业种植户的素质正在逐步提高,农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显著的改变,厂家、经销商、零售商都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如何来赢得专业种植大户的信任和采购,如何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种植基地。在土地集中化的背景下,经各级批发商供应的模式已经在发生改变,市场重心的下沉和渠道的扁平化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将改变现有流通格局和传统供销模式,演绎出新的合作模式和流通业态。 4、行政整合: 《农药产业政策》已经颁发,明确了今后10年我国农药工业在总量控制、产业布局、企业组织结构、工艺技术和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将会对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关键时期的农药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整个农药行业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已经成为农药生产大国,或者说农药出口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农药强国,不是一个走向国际化的农药出口强国,国家鼓励优势农药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优势企业集团在集团内重组生产要素,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另外,《农药管理条例》作为中国现行唯一与农药相关的法律,现已实施13年,目前《农药管理条例》也正在加紧修改中,受海南毒豇豆事件的影响,新版农药管理条例出台时间推迟,但也表明国家农药管理政策、法规环境,正在引导农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新版条例明确提出了要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等,目前国内很多企业正在朝着积极进行结构调整的方向努力。 |
黄总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不过关于中小企业的存亡问题我还是比较支持另一个观点。不是拍砖啊:-|只是对农资市场过份失望而已 以下摘自论坛帖子:农资市场营销心得体会感悟—— 有人说“农药市场是优胜劣汰,那么中小企业将来必然会被淘汰的”。 非也。适应者生存,并不等于“优胜、劣汰”。在恶劣的农资环境里,强大者不一定能快速地适应环境,低劣者也许更能快速适应环境。 恐龙被淘汰了几万年,而苍蝇和蚊子却依然存在。 农药行业,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劣币驱逐良币,正品占不了便宜,次品反而大行其道。大企业有大企业的发展之道,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生产之道。 农药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自由竞争、充分竞争的市场,在无暴利的情况下,大企业要整合小公司很艰难的。 |
[quote]黄总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不过关于中小企业的存亡问题我还是比较支持另一个观点。不是拍砖啊:-|只是对农资市场过份失望而已 以下摘自论坛帖子:农资市场营销心得体会感悟—— 有人说“农药市场是优胜劣汰,那么中小企业将来必然会被淘汰的”。 非也。适应者生存,并不等于“优胜、劣汰”。在恶劣的农资环境里,强大者不一定能快速地适应环境,低劣者也许更能快速适应环境。 恐龙被淘汰了几万年,而苍蝇和蚊子却 冰吻 发表于 2011-3-28 19:20:00[/color 上面的观点出自于熊兴平老师,我们曾经面对面的讨论过此事,熊老师的才学和思辨让人敬佩,我仅提几点个人看法: 1、其实未来几年中小企业能够存活这是一个铁定的事实,毋庸置疑,我的帖子也提到:“受中国地域辽阔、种植结构多元化、生产力不均衡的特点,很多细分的市场、产品、作物、消费者群体将是小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存活的理由,这也是大企业难以兼顾的市场和掌握的资源,独特的产品竞争优势、独特的市场整套解决方案、独特的专业服务水平、独特的政府资源关系、独特的渠道关系和优势,都注定仍有一部分中小型农药企业仍将存活下来,甚至活得有滋有味”,中小企业能够存活是我们相同的观点,不同的是中小企业存活多少的问题,是否整合一部分中小厂家? 2、“优胜劣汰”是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基本论点,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适应力强的,淘汰的是适应力差的,而并非以形体“大、小”、“强、弱”来决定,“大”、“强”不一定适应力就好,“优、劣”的标准是适应力,苍蝇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适应生态系统,当然能够存活,另外恐龙灭亡的确切原因,至今没有人能够解答,我们现在知道的种种答案只是科学家的一种推测。 3、生态系统是讲究生态平衡的,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比如,热带雨林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层现象明显,结构复杂,单位面积里的物种多,各自占据着有利的环境条件,彼此协调地生活在一起。简单的说,生物个体会不断发生更替,但总体上看系统保持稳定,生物数量没有剧烈变化,这和农资行业企业生存现状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世界农药行业可以形成寡头垄断市场,但是地球上只剩下恐龙了,行吗?[/b]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